【或许肉鳍鱼是真的天生属于陆地而不属于海里吧。】
“哎,那这腔棘鱼物种岂不是延续了上亿年?”
比起意料之中的肉鳍鱼选择上陆地,大家明显更关注这个腔棘鱼,按照天幕这个说法,这腔棘鱼种族岂不是活了上亿年也一直存在。
可惜,天幕下的古人们不知道,要不然一定会说上一句“活化石”。
【上个赛季节肢动物登陆为鱼类登陆奠定了基础,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陆地上若是只有植物,那食肉的生物是不能登陆的,先登陆的一定要是先有食草动物或者是靠土里的腐殖质生存的动物。】
不少人被这话逗得忍俊不禁,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话一点没错,要是靠着土里的营养跟植物或者的生物也就罢了,可食肉的动物要是没有肉吃什么啊,还是得粮草先行才能上岸。
【鱼鳍鱼的身体不仅仅是不适合水里,还很巧的很适合陆地,它的肉鳍有强力的肌肉跟精妙的骨头,这样的鱼鳍力量更大,更适合在陆地上移动。后来就进化成了动物的四肢。】
【肉鳍鱼嘛,在海里或许过得不好,可他们在河湖等淡水潜水的海域却很有优势,这样的海域,河流会随着旱季雨季干涸上涨,肉鳍鱼这样的身体,在这样的海域有很大优势。
哪怕是没有完全适应陆地,他们也可以借助肉鳍在陆地上移动,以此来逃脱干涸海洼,相当于比别的鱼类多一个技能。】
“这说的倒是对。”
“福兮祸兮啊,在海里没用的东西,若是到了河里,遇上水域干涸的时候那就是逃生利器了。”
天幕下的人觉得虽然肉鳍鱼真的遇见干涸严重的时候也不一定百分百能逃生的掉,可总归是比别的鱼多了些希望,别的鱼可能连逃生机会都没有。
【后来,肉鳍鱼成功征服陆地,甚至数次反攻海洋,可谓地球史上演化的很成功的物种之一。】
【除了有力的肉鳍外,硬骨鱼特有的原始肺,也是肉鳍鱼上岸的一个必要条件。】
【接着在深海发育的硬骨鱼原始肺渐渐的退化了,比如刚刚提及的腔棘鱼,早期胚胎有可能有功能的肺,后来成长发展时渐渐退化。】
【而辐鳍鱼一支把原始肺进化成了“气球”,用来上浮和下潜,也就是我们见到的鱼鳔。】
【往海里发展的硬骨鱼先不说,就说上岸的那一部份,肺的重要性大家也都知道,可以说,脊椎动物上岸必须有肺,后来上岸的肉鳍鱼肺就渐渐完善。】
“时也运也啊,同样是原始肺,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啊。”
天幕下的人对这个也是很感叹,最开始都是原始肺,可随着各个物种不同的进化方向,最后却变的完全不同。
【可惜,眼看着肉鳍鱼就要登陆,接下来会称霸陆地的时候,两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拉开了泥盆纪大灭绝序幕。】
【地壳被行星击穿后,滚烫物质从地底流出,大量烟尘弥漫,地球陷入黑暗,植物光合作用停止,阳光减少温度也下降,淡水跟陆地的生态系统还好,浅海生态系统受影响很大。】
“哎,这真是命,还没到登陆时候,天外陨石这谁都控制不了啊。”
不少人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震惊,本来以为下一步可以看到肉鳍鱼登陆,可谁知道来了这么一出。
【待到烟尘散去,温度却并没有回升,因为陆地上多年没有动物制约植物数量,导致陆地植物数量过多,光合作用很强,导致大气里二氧化碳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嘛,大家都知道,是留住热量很重要的大气成分,二氧化一少,就留不住热量。】
【再加上光合作用导致氧气也很多,氧气在雷电下与氮气反应变氮肥,又滋养了植物,植物根系扎进岩石里渐渐崩解岩石,形成磷肥进入水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水最后又进入海,这么多的营养又导致了藻类,浮游生物数量大爆发,潮水被染成各种颜色。】
【藻类多了以后又会消耗空气中溶解进海里的氧气,渐渐的水里的氧气变得很少,很多生物都因为氧气不够而窒息死亡。比如霸主盾皮鱼,就因此而惨遭灭绝,化石数量骤然下降,大型肉鳍鱼四足动物基本全部消失。】
【好在这一次大灭绝里,一些小型肉鳍鱼没完全灭绝,为后来的真正登陆留下了火种。】
“这生态系统还真是一环扣一环啊。”
“哎,陆地海洋还真是互相影响。”
“这么看来陆地上只有植物不是什么好事啊,还是要有动物控制一下植物数量才行。”
天幕这一段解释,虽然挺长,但逻辑还是挺清晰的,大部分人都听懂了,顿时不少人都在感叹,这生态系统,植物动物的,真是牵一发动全身啊。
【最后说一嘴,这个赛季还有一个进化方向,在鱼类崛起之前,很多动物都是底栖,有靠叠甲苟生存的,比如三叶虫,就连霸主板足鲎也是基本在海底爬行,很多生物游泳能力都是有但不强,可从鱼类崛起后就渐渐变了。】
【底栖生物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咱就是说,随时随地突然“从天而降”一张大口,之后莫名奇妙就没命了可还行,这谁受得了啊,所以很多底栖生物都渐渐向着鱼类那样能自由游泳的方向进化,被称为“泥盆纪游泳动物革命”。】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请大家收藏: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