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间志

清朝那些事16 李莲英得慈禧宠(2 / 2)

光绪二十四年夏,慈禧突然咯血。太医院的脉案换了一茬又一茬,李莲英跪在仁寿殿外,听见光绪帝在里面哭嚎:"亲爸爸不能有事啊!"

他连夜赶回储秀宫,看见慈禧半躺在炕上,枕边放着半碗参汤。"小李子,哀家怕是熬不过这个夏天了。"太后的声音像漏了气的风箱。李莲英突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初掌梳头差事时,慈禧也是这样靠在榻上,问他苏州的桂花糖是什么滋味。

"老佛爷洪福齐天。"他强忍着眼泪,"奴才听说西山有位老神医,专治疑难杂症......"慈禧摆摆手:"哀家这病,治不好了。"她忽然抓住李莲英的手,"哀家死了,你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莲英浑身发抖,他想起戊戌年那个雨夜,慈禧攥着他的手说:"小李子,哀家只有你了。"此刻太后的手比那时更冷,他突然跪下来,把脸贴在慈禧的膝上:"奴才这条命,本来就是老佛爷给的。"

三天后,慈禧奇迹般好转。李莲英却病倒了,太医说是积劳成疾。慈禧亲自端着药碗到他房里:"你这奴才,倒会跟哀家学装病。"李莲英勉强笑了笑:"奴才是怕老佛爷万一......"慈禧打断他:"哀家还要看着大阿哥登基呢。"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带着李莲英等人乔装成农妇出逃。李莲英背着装有玉玺的黄绫包袱,跟着太后在泥泞的官道上跋涉。他的布鞋早已磨穿,脚底的血泡破了又结。

"小李子,扶哀家一把。"慈禧在暮色中摇晃。李莲英忙不迭扶住她,闻到太后身上淡淡的龙涎香——这是她仅剩的体面。他忽然想起四十年前,储秀宫的熏香也是这般味道。

逃亡路上,慈禧病了。李莲英跪在破庙里,用体温焐热参汤。"老佛爷喝点吧。"慈禧睁开眼,看见他满是血痕的手:"哀家拖累你了。"李莲英摇头:"能跟着老佛爷,是奴才的福气。"

三个月后返京,慈禧在仪鸾殿召见各国公使夫人。李莲英站在屏风后,看着太后用流利的法语谈笑风生。他忽然想起逃亡时,慈禧在煤油灯下缝补袜子的模样。玉如意碰在金砖上的脆响惊醒了回忆,他摸了摸腰间的怀表,那是光绪帝赏给他的。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预感大限将至。她让李莲英把光绪帝的遗诏藏在紫檀木匣里,又取出一串佛珠:"这是文宗爷留下的,你替哀家保管。"

李莲英磕头时,看见慈禧鬓角的白发已如霜雪。他忽然想起自己进宫那年,慈禧还是个年轻的懿贵妃。五十年光阴在眼前闪过,储秀宫的梳头、东陵的鬼影、西狩的骆驼队......都化作慈禧眼中的浑浊。

"小李子,你今年也六十有一了。"慈禧忽然说,"出宫去吧,找个庄子养老。"李莲英愣住了,他从未想过离开紫禁城。"老佛爷......"他哽咽着,"奴才哪儿也不去。"

慈禧笑了,那笑容里有少见的温柔:"哀家知道你舍不得。"她伸手想摸他的脸,却重重跌回枕上。李莲英慌忙扶住,听见太后最后的呢喃:"下辈子......别当太监了......"

慈禧出殡那天,李莲英穿着二品顶戴跪在灵柩旁。送葬队伍绵延数里,纸钱漫天飞舞。他忽然想起同治帝驾崩那年,自己也是这样跪着,看着慈禧在灵前哭晕过去。

三年后,隆裕太后下旨:"李莲英原系先朝老仆,准其出宫养老。"李莲英带着慈禧赏的十万两白银回到河间府,却发现祖宅早已颓败。他在废墟前站了很久,最后把银票埋在槐树下,转身走向京城方向。

宣统三年春,李莲英病死于恩济庄太监公墓。临终前,他让义子打开慈禧赐的翡翠烟嘴,里面藏着半张泛黄的纸——是同治元年他给母亲写的家书:"娘,儿子在宫里很好,老佛爷赏了玉坠子......"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极了储秀宫檐角的铜铃。他闭上眼,仿佛又看见那个穿着绛红旗袍的身影,在晨光中缓缓转身,笑着说:"小李子,今儿梳个什么头?"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