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消息传来。南京城里人心惶惶,马士英忙着拥立福王,阮大铖则在筹备《燕子笺》的首演。我在史可法帐下做参军,每日往扬州运送粮草,临行前夜去见香君。
她正在绣楼收拾行李,妆匣里躺着那把染血的桃花扇。"侯郎此去,怕是要打仗了。"她指尖抚过扇面的血迹,"记得那年你说要带我回商丘看牡丹,如今..."话音未落,楼下突然传来喧哗。
马士英的亲兵闯进来,说要抓复社余孽。我抱着香君从后窗逃出,翻墙时听见她痛呼——裙摆被竹枝划破,小腿鲜血淋漓。我们躲在秦淮河的芦苇荡里,看着媚香楼方向火光冲天。香君靠着我肩头,轻声唱《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四、冷月葬花魂
弘光元年四月,扬州失守。我在长江边接到急报,南京城破,马士英裹挟福王逃往芜湖。我星夜赶回,只见秦淮河尸横遍野,河水都染成了红色。媚香楼的残垣断壁间,野桃花开得妖艳。
在后院古井旁,我找到了香君。她穿着那件月白襦裙,胸口插着半支金簪,怀里紧抱着桃花扇。旁边躺着个家丁打扮的男人,喉管被割断,血染红了满地的桃花瓣。香君的右手还攥着块碎玉,是去年七夕我送她的定情信物。
我颤抖着打开折扇,扇面上的血迹早已发黑,杨龙友的题诗却愈发清晰。恍惚间,仿佛听见香君在耳畔轻笑:"侯郎,桃花又开了..."
五、禅院钟声远
康熙五年,我在栖霞寺剃度为僧。每日敲着木鱼,眼前总浮现香君撞柱时的血花。住持说我尘缘未了,送我本《桃花扇》抄本,说是民间艺人根据我们的故事编的。
翻开泛黄的纸页,看到"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两句,泪如雨下。寺外的桃花正盛,飘落的花瓣沾在袈裟上,像极了那年染血的纱扇。
暮鼓声中,我忽然听见熟悉的琴音。循声找去,只见禅房外立着位白衣女子,鬓边别着红绒花。她转过身来,眼波流转如当年雪夜:"侯郎,你可还记得《惊梦》里那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