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间志

明朝那些事9《转运汉巧遇洞庭红》(2 / 2)

"兄弟,你这生意做得妙啊!"张七郎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我船上还有几篓瓷器,你要不要捎带些回去?"

文若虚摇头:"不了,我想多留些钱给母亲治病。"

回程时,"泰兴号"装满了香料、象牙和珍珠。文若虚躺在甲板上,望着漫天繁星,忽然想起孟小姐轿帘后那张芙蓉面。他摸了摸怀里的银币,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如今他也算小有积蓄,可那早已是别人的妻了。

第三章 荒岛奇遇

船行至黑水洋时,遭遇了风暴。巨浪如山,将"泰兴号"掀得东倒西歪。文若虚死死抱住桅杆,听着船工们的哭喊声,以为必死无疑。

不知过了多久,风浪渐渐平息。文若虚睁开眼,发现船搁浅在一座荒岛边。岛上怪石嶙峋,树木参天,远处传来野兽的低吼声。

"有人吗?"他沙哑着嗓子呼唤。回应他的只有海鸥的尖叫。文若虚挣扎着站起身,忽然瞥见沙滩上有个巨大的龟壳,足有圆桌大小,纹路奇特,泛着青金色的光芒。

他好奇地走过去,伸手触碰龟壳,忽觉一阵暖意顺着指尖传遍全身。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几个衣衫褴褛的人从树林里钻出来。

"兄弟,得救了!"为首的正是张七郎,他身后跟着几个幸存的船工。

文若虚惊喜交加:"七郎,你们没事就好!"

张七郎却盯着龟壳,眼睛发亮:"这可是宝贝!我曾听波斯商人说,千年龟甲能治百病,还能避邪祟。"

文若虚半信半疑:"真有这么神奇?"

"当然!"张七郎斩钉截铁地说,"你若不要,我用十两银子买下。"

文若虚想起母亲的病,犹豫片刻,还是摇了摇头:"七郎,这龟壳我想带回去给母亲治病。"

张七郎有些失望,但还是帮他将龟壳抬上了临时搭建的木筏。三天后,他们被路过的福建商船救起。

回到苏州时,正值中秋。文若虚雇了辆马车,载着龟壳和银币往家赶。路过南濠街时,听见有人喊:"波斯商人高价收购奇珍异宝!"

他鬼使神差地停下马车。波斯商人阿里仔细查看龟壳后,惊呼:"这是千年玄武甲!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过的神物!"他掏出五万两银票:"我买了!"

文若虚颤抖着接过银票,只觉天旋地转。五万两!足够买下整个苏州城最繁华的商铺!

第四章 衣锦还乡

文府门前,文若虚望着朱漆剥落的门楣,深吸一口气,叩响了铜环。门吱呀打开,老管家张福见是他,惊喜交加:"少爷,您可回来了!"

"母亲呢?"文若虚急切地问。

"夫人在佛堂......"张福话音未落,文若虚已冲了进去。佛堂里,母亲正跪在蒲团上诵经,鬓角的白发刺得他眼眶发酸。

"娘!"他扑通跪下。

文夫人转过身,颤巍巍地伸手抚摸他的脸:"儿啊,你可瘦了......"

文若虚将银票放在母亲膝上:"娘,咱们有钱了,您可以请最好的大夫,吃最好的药......"

文夫人却摇头:"儿啊,钱乃身外之物,只要你平安回来就好。"

当天夜里,文府张灯结彩,大摆宴席。街坊邻居纷纷前来道贺,张七郎也带着厚礼登门:"若虚兄弟,恭喜你大富大贵!"

文若虚举杯致谢:"七郎,这次全靠你带我出海......"

正说着,家丁来报:"孟府派人送来贺礼。"

文若虚一愣,接过礼盒打开,里面是一对玉如意,还有封信。他展开信纸,熟悉的簪花小楷映入眼帘:

"闻君得奇遇,甚慰。当年之事,实非妾身所愿。今见君发达,亦替君欢喜。望君珍重,勿念。"

文若虚望着窗外明月,想起当年与孟小姐在花园里吟诗作对的情景,心中百感交集。他将信笺折好收进袖中,仰头饮尽杯中酒。

第五章 尾声

十年后,苏州城首富文若虚在寒山寺捐建了一座藏经阁。落成那日,他带着妻儿前来祈福。寺外杨柳依依,他忽然瞥见一辆青布小轿从街角转过,轿帘轻晃,露出半截藕荷色裙裾。

文若虚会心一笑,牵着女儿的手走进寺门。大雄宝殿前的古银杏落英缤纷,钟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关于机遇、亲情与成长的传奇故事。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