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忙道:“我娘子不懂规矩,冒犯了您,您且饶她这遭。明日我去庙里给您烧香磕头,超度您往生,如何?”黑影停了停,又道:“她既引我来,哪有说放就放?”周强一咬牙:“您若放了我娘子,我把这玉佩给您,也算个法器,助您修行。”那黑影似是心动,可还没说话,就听外头鸡叫了。黑影“嗖”地没了踪影。
次日,周强果然去庙里请了和尚,在家做法事,又给那黑影烧了纸钱、纸梳子。到了晚上,那黑影又来了,周强把玉佩给了它,好说歹说:“您拿了这玉佩,就莫再缠着我娘子。”黑影拿了玉佩,在空中晃了晃:“罢了,看在这玉佩份上,且饶你们。”说罢,渐渐消失了。
打这以后,秀娘夜里再没见过那黑影。周强也跟她讲:“老辈儿的规矩,还是得信。这夜间梳头的事儿,以后可千万别再做了。”秀娘忙点头。这事在清溪镇传开,老辈儿们直叹:“你看,这规矩可不是瞎传的。”小一辈儿的,也都把这当教训,再不敢夜间梳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日子一长,秀娘心里总犯嘀咕,那黑影为何单找她?问了李伯,李伯掐指一算:“你命里带阴,又犯了夜间梳头的忌,那东西才寻来。”秀娘后怕不已。周强更是疼她,打猎回来总给她带些小玩意儿,逗她开心。
说来也怪,自打那黑影走后,秀娘家渐渐顺了。周强打猎总遇着肥的猎物,秀娘养的鸡也多下蛋。秀娘常跟周强说:“看来那黑影走时,也没留坏心。”周强就笑:“不管怎样,咱以后守着规矩,总没错。”
这年冬天,清溪镇来了个游方道士。那道士路过秀娘家,突然停住脚,皱眉道:“你家先前可是遭了邪祟?”秀娘吃了一惊,忙把事说了。道士点头:“那黑影本是山中精怪,因你夜间梳头引了它的念力,才生了纠缠。好在你家汉子讲义气,拿玉佩解了。”秀娘忙问:“那玉佩给了它,可会害了别人?”道士笑道:“那玉佩经了和尚法事,精怪拿了,反能助它修行,不会再害人。”秀娘这才放心。
又过了几年,秀娘生了个大胖小子。孩子夜里哭闹,秀娘哄着他,常跟他讲:“儿啊,以后可记住了,夜里别梳头,这是规矩。”孩子似懂非懂地笑,秀娘就把那故事讲给他听。
清溪镇的老老少少,也都把这故事传来传去。每到夜里,母亲们哄孩子睡觉,总说:“快睡,别乱跑,小心那夜间梳头招的邪祟。”孩子们就乖乖闭眼。这规矩,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成了清溪镇人人皆知的禁忌。
后来啊,有人问秀娘:“你说这夜间梳头,咋就这么邪乎?”秀娘就叹着气说:“老辈儿留下的规矩,都是拿教训换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咱守着规矩,日子才能平平安安。”这话,倒也在理。你说呢?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