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间志

明朝那些事83《布袋和尚转世》(2 / 2)

长汀子愣住了,手中的佛珠滑落,在青砖上滚出老远。

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北方鞑靼犯边,朝廷征兵的告示贴到了岳林寺山门前。

“师父,我要去从军。”长汀子跪在老住持面前。

老住持望着他,沉默许久:“你可知,这一去便是生死未卜?”

长汀子点点头:“弟子愿以这身袈裟,换百姓平安。”

老住持摘下自己的袈裟,披在长汀子身上:“此去保重。”

长汀子背着破布袋,跟着征兵的队伍往北方走。一路上,难民拖家带口,哭声遍野。他将布袋里的干粮分给老人孩子,自己却啃着草根充饥。

“小师父,你这布袋里还有什么宝贝?”同行的士兵打趣道。

长汀子咧嘴一笑,掏出颗石子:“这是观音菩萨赐的,能挡刀枪。”

士兵们哄笑起来,长汀子却正色道:“信则有,不信则无。”

三个月后,明军在雁门关外与鞑靼骑兵遭遇。长汀子扛着根木棍冲在最前头,袈裟在风中猎猎作响。鞑靼人见他是个和尚,纷纷纵马围上来。

“兀那和尚,你是来送死的?”

长汀子摸摸光头,笑嘻嘻地从布袋里掏出把黄豆:“来,请你们吃炒豆!”

说着扬手撒出,黄豆打在马眼上,战马惊嘶着前蹄扬起。明军趁机掩杀,鞑靼骑兵大败而逃。

长汀子却在乱军中失散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个破庙里,浑身是血,袈裟被撕成碎片。

“小师父,你可算醒了!”智深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手里端着碗热粥,“我找你找得好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长汀子喝着粥,忽然想起什么:“弥勒呢?”

智深脸色一变:“鞑靼人攻进寺里,弥勒……被抢走了。”

长汀子霍地站起身,袈裟碎片从身上滑落,露出满身刀伤。他抓起破布袋,头也不回地往南方走去。

长汀子回到岳林寺时,已是寒冬腊月。寺门紧闭,门前杂草丛生,仿佛荒废了许久。

“师父!”他叩着门环,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门吱呀一声开了,却是个陌生的小沙弥:“你找谁?”

“我找老住持。”

小沙弥上下打量他:“老住持三年前就圆寂了。”

长汀子踉跄着后退,破布袋从手中滑落,滚出些石子、草根、碎瓦片。小沙弥望着这些东西,忽然惊呼:“你是长汀子师叔?”

寺里的僧众听说长汀子回来,纷纷围上来。长汀子却推开众人,直奔弥勒佛像前。佛像前的供桌上,摆着半块蓝布和那串佛珠。

“弥勒呢?”他抓住小沙弥的肩膀。

小沙弥吓得发抖:“鞑靼人抢走弥勒师妹后,老住持就一病不起……”

长汀子松开手,望着佛像流泪。忽然,他抓起供桌上的木鱼,狠狠砸向佛像。

“哐当!”木鱼碎成两半,佛像的肚子里滚出个铜盒。

长汀子打开铜盒,里头是封血书:

“我儿契此亲启:

你出生时,我便知你是弥勒转世。为避祸端,我将你弃于长汀村。今鞑靼犯边,百姓涂炭,望你以慈悲为刀,斩尽世间恶业。

母字”

长汀子捧着血书,忽然仰天大笑,笑声惊起檐下寒鸦。他拾起破布袋,将石子、草根、碎瓦片一股脑塞进去,转身走出寺门。

“师叔,你去哪儿?”小沙弥追出来。

长汀子回头一笑,耳垂的红痣在雪地里格外刺眼:“去寻我前世今生。”

第七章 度化·疯僧歌

长汀子背着布袋,一路向南。

他走过江南烟雨中的青石板路,见过富贵人家的朱门酒肉,也见过乞丐蜷缩在破庙里冻死。每到一处,他便敲着木鱼唱道: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一日,他来到杭州城。城门口贴着告示,说知府的千金得了怪病,求医不得。长汀子挤进人群,踮脚张望。

“小师父,你也来看热闹?”旁边的老汉问。

长汀子点点头:“我能治。”

老汉嗤笑:“知府大人请了多少名医都没用,你个疯和尚能治?”

长汀子不答话,从布袋里掏出个烂苹果,啃了一口,汁水顺着下巴往下淌。

当天夜里,长汀子翻墙进了知府大院。丫鬟们见他蓬头垢面,尖叫着要赶他出去。

“我是来治病的。”他说。

知府夫人半信半疑:“你有何良方?”

长汀子从布袋里掏出把烂菜叶:“熬汤喝。”

夫人勃然大怒:“来人,把这疯和尚轰出去!”

长汀子却不慌不忙,将烂菜叶往地上一撒,菜叶竟排成个莲花形状。他盘腿坐在莲花中央,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且看。”

话音未落,地上的莲花突然发出微光,知府千金的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小姐身着素衣,缓缓走出来。

“爹,娘,我好了。”她说。

知府夫妇目瞪口呆,长汀子却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明日正午,将金银财宝分发给百姓,小姐的病就断根了。”

说完,扬长而去。

明英宗正统元年,长汀子回到奉化长汀村。

村口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树下坐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婶子,还认得我吗?”长汀子问。

老妇人眯着眼打量他:“你是……汀子?”

长汀子点点头,从布袋里掏出半块蓝布:“这是我娘留给我的。”

老妇人颤抖着接过蓝布,与自己怀里的半块拼在一起:“儿啊,娘找你找得好苦!”

长汀子望着她耳垂的红痣,忽然明白过来。原来,当年弃婴的妇人,正是眼前的老妇人。

“娘。”他跪下来,抱住老妇人。

老妇人抚摸着他的光头,老泪纵横:“当年我被鞑靼人掳走,以为你早死了……”

长汀子笑了:“娘,我是弥勒转世,死不了的。”

当天夜里,长汀子在老槐树下坐化。村民们发现他时,他背靠槐树,双手合十,脸上带着安详的笑容。他的布袋里,除了石子、草根、碎瓦片,还有半块蓝布和那串佛珠。

消息传开,江浙一带的百姓纷纷赶来朝拜。有人说看见他化作金光升入天际,有人说闻到满村的莲花香。岳林寺的僧众将他的肉身塑成佛像,供在弥勒殿中。

从此,民间多了个传说:布袋和尚转世为弥勒佛,普度众生。而那半块蓝布,据说能治百病、避灾祸,被后人称作“弥勒圣布”。

至于长汀子的故事,至今仍在江浙一带流传。每当桃花盛开的时节,老槐树底下总有人说起那个胖娃娃,那个背着布袋的疯和尚,那个笑着度化众生的弥勒佛。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