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时代

第35章 数据深渊(1 / 1)

上海中心大厦37层的落地窗映出霓虹灯海,许曼婷的钢笔尖悬停在审计报告空白处。凌晨两点的冷光打在"星辉生物科技"的财务报表上,第三季度研发支出栏的异常波动让她太阳穴突突直跳——这个数字与三年前父亲实验室爆炸前的资金流向完全吻合。

"许处长,DNA比对结果出来了。"法医推门带进一股刺鼻的福尔马林味。当看到遇难者残骸中提取的基因序列时,钢笔在纸面划出长长裂痕:那组本该属于李副省长的碱基对里,竟嵌着父亲独有的线粒体标记。

浦东新区看守所的特殊审讯室,防弹玻璃上凝结着细密水珠。许曼婷将基因检测报告拍在金属桌面上,震得镣铐哗啦作响:"2015年实验室事故遇难的七名研究员,他们的基因编辑片段为什么会出现在你的造血干细胞里?"

李副省长腕间的电子镣铐突然闪烁红光,这是脑电波监测仪在捕捉异常信号。他浮肿的眼皮下渗出神经质的笑意:"小许啊,当年你父亲主持的'灯塔计划',可比现在这个基因库宏伟多了。"

监控屏幕突然雪花闪动,许曼婷瞥见对方左手小指不自然的弯曲弧度——和父亲被烧毁的遗体特征完全一致。当李副省长用那根畸形手指蘸着茶水画出双螺旋结构时,审讯记录仪精准捕捉到某个高频声波,隔壁观察室的三名纪检干部突然口鼻出血。

陆家嘴金融中心23楼的私人诊所,苏瑶的医用镊子夹起带血的棉球。她刚给某位上市公司CEO做完肝脏穿刺,活检样本却在离心机里呈现出诡异的荧光反应。更衣室镜面突然浮现加密信息流,那是她偷偷植入CEO手机的木马程序传回的实时数据——星辉科技正在通过基因靶向药收集政商界要员的端粒酶图谱。

手机震动,匿名账号发来段1998年的南极科考视频。当看到年轻时的父亲将某种蓝冰样本注入静脉时,苏瑶打翻了消毒液瓶。视频结尾闪过帧加密画面:她办公桌最底层抽屉里的妊娠诊断书扫描件,诊断日期正是三年前实验室爆炸当天。

地下三十米的气膜实验室里,王振华摘下防辐射面罩。他面前的全息投影正在重构青铜罗盘的分子结构,超导磁体发出的嗡鸣声与省政务云服务器的运行频率产生共振。突然,量子计算机的示波器上跳出串熟悉代码——这正是三年前导致父亲实验室反应堆过载的异常信号。

"王组长,冷链车已经到达3号卸货区。"助理的汇报让他后背沁出冷汗。那些标注着"新冠疫苗"的冷藏箱里,装着的其实是利用市政冷链系统运输的基因编辑试剂。当他用激光笔切开铅封时,冷雾中浮现的条形码与许曼婷锁骨下的刺青完美重合。

仁济医院重症监护室,林小棠的指尖在呼吸机面罩上划出凌乱轨迹。她盯着吊瓶里淡蓝色药液,突然想起上周偷听到的对话——主治医师压低声音说:"这个月第七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全都有星辉科技的基因治疗史。"

当护士站传来换药车的轱辘声时,她迅速拔掉监测电极。藏在枕头下的微型光谱仪显示,输液管里流淌的根本不是化疗药,而是某种携带CRISPR-Cas9编辑系统的纳米机器人。病床突然剧烈震动,心电监护仪屏幕切换成星辉科技董事长的实时影像,男人背后的实验室里,上百个培养舱正在培育人形胚胎。

许曼婷踹开郊区废弃厂房铁门时,腐臭的服务器热气扑面而来。成排的IBM大型机外壳上爬满藤蔓,但闪烁的电源灯证明这里仍在运转。当她将青铜罗盘贴近某台终端机时,生锈的磁盘阵列突然高速旋转,1998年的科考日志像血瀑般冲刷着液晶屏。

"12月17日,林见川博士擅自将远古病毒样本注入体内..."泛黄的扫描件突然被血色覆盖,父亲年轻的面孔在监控视频里扭曲:"我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这些基因编辑病毒会通过量子纠缠..."

厂房深处传来机械运转声,许曼婷握紧配枪缓步靠近。当看到那台印着中科院标志的低温离心机仍在工作时,她的瞳孔骤然收缩——透明舱门里漂浮的,正是本该在三年前爆炸中气化的父亲大脑组织。

黄浦江底的探照灯刺破漆黑水域,许曼婷的潜水电脑显示深度已达警戒线。声呐成像图上,那个巨大的金属结构体正在发出规律脉冲,频率与李副省长电子镣铐的警报声完全同步。当青铜罗盘吸附在舱门时,液压装置自动解锁的瞬间,她听到面罩耳机里传来苏瑶的尖叫:"别进去!那是..."

幽蓝的冷光吞没了最后一丝理智。培养舱里悬浮的七具躯体缓缓转身,他们的脸在营养液里模糊变形,却都带着父亲特有的左侧酒窝。电子屏突然亮起倒计时,泛着雪花的监控画面里,省委书记正在签署《长三角基因优化特区》建设批文。

许曼婷的军刀刺穿主控终端时,整座城市突然陷入黑暗。备用电源启动的瞬间,所有电子屏幕同时播放同一段视频:1998年南极冰层下,父亲将青铜罗盘插入冰核样本。全息投影在夜空中拼出双螺旋结构,每个碱基对都对应着一位政要的基因缺陷数据。

手机突然震动,林小棠发来最后一条信息:"他们在我基因链里

喜欢潜流时代请大家收藏:潜流时代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