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堂后巷的槐树在暴雨中剧烈摇晃,许曼婷抱着一叠戏服正要冲进院门,忽闻头顶传来瓦片碎裂声。她抬头的瞬间,一柄带血的匕首穿透雨幕,险险擦过耳垂。王振华从二楼飞身跃下,将她扑倒在青石板上,子弹擦着两人耳畔射入砖墙。
"周明的人!"王振华翻身拔枪,却见三条黑影已跃上屋脊。他正要追击,怀中的许曼婷突然按住他手腕,指向戏台方向——七盏白灯笼无风自起,在暴雨中排成北斗阵型,每盏灯笼下都吊着个血肉模糊的婴儿。
赵阳的越野车冲破雨幕急刹在巷口,车顶警灯将血水照得猩红:"快上车!市政法委刚发通知,要暂停所有涉郑案件的调查。"
许曼婷攥紧母亲遗留的珍珠耳坠,上车时发现后座散落着半张焚烧过的照片。她借着闪电看清照片上的人脸,瞳孔骤缩——那是二十年前缉毒队牺牲的父亲与现任市长的合影。
"昨晚我收到匿名邮件,"赵阳猛打方向盘避开路障,"里面是郑家人给市政法委书记转账的区块链记录。"他扯开衬衫,胸口贴着的微型摄像头还在闪烁红光,"今天上午常委会上,我刚要提交证据,纪委张副书记突然心脏病发......"
许曼婷的银镯突然发出蜂鸣,她摸到座椅缝隙里藏着的U盘。插入车载电脑,屏幕上跳出郑夫人的日记影像: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带血的梅花,镜头扫过密密麻麻的账本记录,最后定格在一行小字上——"1998年3月,用三公斤冰毒换得市长大人连任"。
暴雨砸在挡风玻璃上,许曼婷突然想起春和堂重建时,市长曾亲自题写"德艺双馨"的匾额。此刻她颈间的梅花疤痕隐隐发烫,仿佛在提醒她父亲当年也是在这样的雨夜,倒在郑宅铁门前。
"他们要灭口。"王振华将车开进地下车库,发现出口已被混凝土封死。他打开后备箱,露出里面整齐码放的防弹衣和狙击步枪,"三年前我就怀疑,父亲牺牲的那场伏击,根本就是内部有人通风报信。"
许曼婷摸着父亲遗留的配枪,枪柄上还刻着"沈秋棠赠"的字样。她突然明白,母亲临终前为何要在戏折里夹着市长的生辰八字。当王振华的狙击镜锁定对面楼顶的狙击手时,她按下了发送键——将U盘内容同步上传至国际刑警组织的加密服务器。
黎明时分,市政厅广场的电子屏突然播放起郑夫人的日记影像。许曼婷站在警戒线外,看着市长被纪委带走时扭曲的面容,突然想起他女儿曾是春和堂的常客。人群中有人高呼"还我公道",她颈间的银镯终于不再发烫。
"接下来怎么办?"王振华将染血的西装外套披在她肩头。许曼婷望着晨光中的春和堂,戏台上新挂的"明镜高悬"匾额还滴着雨水:"今晚演《窦娥冤》,我要把郑夫人的故事编进戏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