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美利坚2015

第64章 风险太高,你玩不转(4K大章)(1 / 2)

当然最终的结果,对于是魏东而言,是惊喜的,他突然感觉这一行的赚钱效应也还蛮不错的嘛,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罗杰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难道要看着兄弟掉入‘沉坑’,也不伸手拉一把吗?好像做不出来啊。

魏东清理仓储后,大约能赚6000美元,高低要请罗杰吃饭,罗杰告诉他,自己这段时间接受的正规奖金都超过十万美元了,还是我请吧,正好把自己的搭档介绍给魏东认识,两人的性格好像相差不多。

因为自己的关系,两人以后接触的时间应该很多,所以给亨特去了个电话,说介绍他认识自己的好兄弟,待会儿一起吃个晚餐,让他先给家里面请个假,这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

刚打完电话,手机都还没有收起来,铃声响了起来,原来是辖区内那个华夏餐馆老板打过来的,那天罗杰不是给他安排了一个‘假释人员’的嘛,结果没有几天,两人就发生了冲突,那家伙嫌弃每天上班的时间太长了,天天都是10个小时左右,并且老板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想支付加班费。

并且两人还在言语上互相攻击起来,老板认为自己看在辖区警长的面子上收留了你,不感恩就罢了,现在嫌这嫌那的。

而那个小子则认为,老板简单太坏了,不把他当人来对待,每天不停地安排他做事情,几乎就没有让他有片刻的休息时间,自己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回报,本来工资就很低了,还要天天加班,并且他一提到加班工资,老板就开始发怒,训斥他,说他不感恩。

两个人都争吵过好几次了。

罗杰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些华夏行移民过来开店的老板,老毛病又犯了,把不同的价值观带到了这个社会,幸好有自己这个中间环节,不然人家告他,绝对够他喝上一壶的,不死都要脱层皮。

当然如果没有自己的介绍,这个华夏老板通常都不会聘用外族人,他们有大把的华族人进行压榨,最好的目标就是非法偷渡而来的华族人和留学生。

罗杰也没有因为大家都是华裔而放纵他,他告诉这个老板,可以辞退‘假释人员’,但应该支付的工资和加班费一分都不能少,如果他不听劝告的话,造成的后果将由他自行承担。

这件事情让罗杰很是扫兴,但他还是在亨特来之前,劝解魏东,告诉他仓储行业风险太高,他玩不转,只要摊上一个刚才像‘福特汽车’一样的房间,就血本无归,5万美元的本钱瞬间就没了,赚五万不容易,亏的话很容易。

魏东也听进去了,就是暂时间还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但底线肯定是要走正途。

这个仓储竞拍活动,纽约港也不是天天都有,全美国每天倒是差不多有600至1000个过期仓储要拍卖,但是加上赶路和时间成本的话,就太划不着了,并且还要保证每次都不亏钱的状态,完全没有小说中写的那么简单。

除非是罗杰不当警察了,专门和魏东一起去干这个,即或是那样,罗杰都觉得性价比太低,自己去公墓扫几圈说不定都会发财。

现在还有一个麻烦事,那个‘假释人员’何塞·佛朗哥,现在又成无业游民了,自己现在暂代‘假释官’的职责,肯定要为他想点办法。

等亨特赶到的时候,罗杰把魏东介绍给了他认识,两人差不多算是一见如故啊,交谈甚欢。

这两人对吃什么不挑剔,干脆罗杰就近随意找了家餐馆,结果进去才知道是‘韩国铁板烧’,还是比较有特色,偶尔吃一次也无伤大雅。

找了张桌子坐下,罗杰听到魏东还在跟亨特介绍今天他自己赌仓储,发现了一把德国造的Korth NXR左轮手枪,赚了5000美刀,他还想留下作为纪念。

“没有必要,这种枪太高端了,普通了左轮手枪才两、三百美元,并且这种途径得来的枪办手续比较麻烦,不如变成现金划算,再说了,这种枪你平时根本用不上。”

亨特在劝说魏东,不过他说的很有道理。

服务开始上菜了,他们三个只有魏东喝酒,其余两个因为身着警服,所以不能喝酒。

魏东说起自己今天虽然赚了点钱,但也不知道下一步具体干什么,关键他还不会什么技能,罗杰都在帮他烦恼,亨特当然也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这时,他听见服务员在跟老板对话,服务员说,时间已经进入深秋了,天气开始凉了,不能再穿短袖T恤了,罗杰看了眼服务员的T恤,是定制的,说白了就是‘韩国铁板烧’的广告衫,看材质应该是纯棉的。

对了啊,罗杰突然想起来,自己在蓉城第一人民医院当医生的时候,接诊过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是因为胃癌入住医院的,但他的病情是初期,通过动手术可以祛除,再加上化疗有机率可以不复发。

他现在都还记得这个病人的名字叫:张发鸣,是大西北戈壁滩一个机构专门负责营销的负责人,据他自己说是副处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为人比较乐观,也比较健谈,可能是因为身患癌症的原因,跟当医生时的罗杰谈话时也没有特别注意了,他讲了自己可能是因为工作期间没有按时吃饭造成的。

罗杰当时很不理解,他那个机构每天应该是准时准点吃饭的,他怎么会吃饭没有规律。

原来啊,他这个机构因为其特殊性,自己生产一些纯棉服装,当然也可以来料加工,但就纯棉布而言,肯定是这个机构更便宜,由于平时生产量大,销路就成了大问题,这就需要负责营销的张发鸣操心了。

他当时介绍说,2014的时候,他受机构的委派外出寻找销路,到的第一站就是京城,因为京城的市场足够大,于是就在那里设置了一个营销点,虽然说产品的成本很低,生产人员的工资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但产品样式比较守旧,以致快半年都没有业务上门。

再加上机构的名称比较特殊,很多人和单位都比较忌讳,有些可以采购的订单都因为这些原因而取消了。

京城几个月没有业务,开销也大,没办法只有换地方了,把地点换到了天津,结果还真在天津找到了销路,一家央企在非洲有建设项目,为了搞好当地的关系,准备援助附近的部落一批服装,正好张发鸣的机构生产出来的产品就符合要求。

罗杰那时是当成消遣来听的,没想到现在回想起来,激发了自己的灵光。

“魏东,我想起来一个点子,你看一下行不行。”他拍了一下坐在旁边的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