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去送曹家人,结束后非要一个人回去,我们不放心,在后面跟着送了一段。”四花解释到。
“怎么了?”成林听到和自家妹妹相关就坐直了身子。
“我也不知道,说心情不好吧,路上还笑了,说心情好吧,感觉也不像。她要是自己不说,我们猜她的心思太难了。”四花说道:“也不知道娘要和她怄气到什么时候,之前遇到事情她还愿意和娘说一说,现在完全不说了。”
成林也叹口气:“她们不是怄气,是达成共识了。”
四花一愣:“什么意思?”
成林摸摸脑袋问道:“你不会觉得我和爹娘不是管事,现在只管杂务是因为和她怄气了吧?”
“难道不是吗?”四花也感到吃惊,那她这么长时间不敢说不敢问是为了什么。
成林无语的看了自家媳妇一眼:“是因为我娘说了,我们不如旁人聪明,不如旁人会办事,若是出了差错,两头为难的只能是小弟。不如就不要贪权,到时候该我们的什么也少不了。”
四花一听也少不了佩服自家婆婆的智慧:“我不知道你也不说和我说一下,反倒是显得我心小了。”
“你那么聪明,我还以为你看出来。”成林辩驳的声音越来越小。
虽然是夸奖,但还是气不打一处来,晃着怀里的孩子:“好孩子,别和你爹学啊。”
理亏的成林开始铺床准备伺候老婆孩子睡觉。
第二天,白玥珠带着曹家众人去城里参观,很难想象,在一个重建的城市里,现在已经重启了商品买卖。
白玥珠指着街上带特殊标志的铁器铺子、粮店和布店说道:“这些都是自营铺子,就是我们自产自销,统一调控价钱,让以工为生的家庭能够不用担心吃食,穿衣等日常生活。至于其他的店铺是一些原来就颇有资产的人开的,因为有自营铺子压着价,他们的生意也得做的公道,至于卖奇珍异宝那就是他们个人的本事了,我们不参与这种生意。”
“还有路两边的摊子,只要通过里长说要支摊,再根据选的地方缴纳二十文到五十文不等的的摊位费,就可以一个月内在选好的地方摆摊,有巡逻队视察保护,防止有人为了抢地方出乱子。大多数都是一些吃食和蔬菜、肉。”
走出街道就到了城市最中心,这也是最好的一座宅子。白玥珠敲敲门,开门的人看到是白玥珠,赶忙拉开了门,让众人进来。
转过走廊,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几人在走廊内驻足远远观望,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在读书。
这批孩子有一部分就是最早被收养的那批,因为跟在白玥珠身边,教育一直都没落下。在掌握整个樊城后,白玥珠直接搞了一个书院,让自己老师当院长,负责统筹教育问题,老师就是选的当年跟来的学子,有上了点年纪的实在受不了繁忙的工作安排,自动请缨来书院教书。
还有的孩子就是后面来投奔的,一些耕读之家的孩子。他们有远见,知道读书不能荒废,在立住家底之后,把孩子送到了这里读书。
简单的介绍一下,一群人继续往下走,相隔不远的地方就是育幼院,这里大多是三岁到七岁的失怙幼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之所以将他们安排到这里,是因为书院学生下课后会到这里来做义工,给孩子们开蒙。
曹老爷听了不住点头,心里也有点发怵,看来白公子是打算将所有知识垄断到手里。白玥珠看出他有疑问也没有多说什么。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