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秦军很快调整战术,派出弓箭手。一时间,万箭齐发,箭雨如蝗虫般飞向城墙。“嗖!嗖!”利箭带着尖锐呼啸,有的射中垛口,木屑飞溅;有的擦过守军士兵战甲,留下划痕。有几名士兵不幸中箭,倒在城墙上,但其他士兵毫不畏惧,迅速接替他们的位置,继续坚守。
苏瑶站在城墙上,冷静观察战场。她身着的战甲在阳光下闪烁寒光,与紧张氛围融为一体。见秦军弓箭手来袭,她迅速举起令旗,大声下令:“手枪队、冲锋枪队,还击!”
士兵们迅速趴在城墙上,端起武器瞄准。他们眼神专注,手指轻扣扳机。“砰砰砰!”清脆枪声响起,子弹如流星射向秦军。秦军弓箭手纷纷中枪倒地,手中弓箭掉落,身体软绵绵倒下,鲜血汩汩流出,攻势再次受阻。但秦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再次发起冲锋,试图以人海战术突破防线。
但秦军进攻意志顽强,并未退缩。他们推出攻城车,这些攻城车由坚硬木材制成,外包铁皮,车头巨大撞锤在士兵推动下,缓缓逼近城门。车轮滚动,发出沉闷声响,仿佛死神的脚步声。每辆攻城车周围簇拥着持盾士兵,为其提供掩护。攻城车越来越近,城墙上的守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毫不退缩。
魏国守军见状,迅速调整策略,将掷弹筒对准攻城车。炮手们神情紧张专注,熟练调整角度、装填炮弹。随着一声声闷响,炮弹准确命中。攻城车被炸得粉碎,撞锤被炸飞,士兵血肉模糊,残肢断臂散落一地。但秦军仍未放弃,他们继续派出士兵,试图修复攻城车,再次发动攻击。
秦军见攻城受阻,损失惨重,只好暂时撤退。战场上硝烟弥漫,刺鼻火药味和血腥味混合。受伤士兵躺在地上呻吟,胜利者的欢呼与失败者的哀嚎交织。
这场首次交锋,魏国凭借新式武器优势取得小胜。士兵们欢呼雀跃,激动拥抱,挥舞武器呼喊。但苏瑶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深知这只是秦军试探。她望着远方,眼神忧虑又坚定。忧虑的是未来战争更加残酷艰难,秦军主力未登场,后续进攻会更猛烈;坚定的是她相信魏国军队能取得最终胜利,对自己研发的武器和训练的士兵充满信心。
她转身,看着欢呼的士兵,大声喊道:“这只是开始,大家不要放松警惕,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更严峻的挑战!”声音在战场回荡,士兵们听后,迅速安静下来。在苏瑶指挥下,他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小心翼翼地将受伤的战友抬下战场,进行紧急救治。军医们忙碌地穿梭在伤员之间,止血、包扎、缝合,每一个动作都熟练而迅速。他们不仅要处理伤口,还要安抚伤员的情绪,鼓励他们坚强面对伤痛。
同时,士兵们收集着秦军遗留的武器装备,将其集中起来进行仔细分析。他们研究着秦军武器的特点、性能和制造工艺,试图从中找到敌人的弱点和应对之策。而工匠们也来到战场,检查着己方武器在战斗中的损耗情况,记录下需要改进和优化的地方。他们根据战场反馈,对武器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调整,如改进手枪的握把设计,使其更适合长时间握持;优化冲锋枪的弹匣更换方式,提高射击的连贯性。
另一边,城防的加固工作也在紧张进行。士兵们搬运着石块、木材,填补城墙的缺口,加固防御工事。他们在城墙上增设了更多的了望点和射击位,以便更好地观察敌人动向和进行反击。同时,还在城门处设置了更多的障碍物,增强城门的防御能力。他们用巨大的原木和装满石块的麻袋堆砌成路障,阻止敌人的攻城车靠近。
夜幕降临,战场上的喧嚣逐渐平息,但魏国守军并没有丝毫放松。他们在城墙上点燃了火把,照亮了整个关隘,警惕地注视着远方。苏瑶和将领们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再次围坐在沙盘前,总结着今天战斗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作战策略。他们仔细复盘每一个战斗环节,分析武器使用的效果,探讨兵力部署的合理性。对于明天即将到来的战斗,他们充满了警惕,也满怀信心,决心以更加充分的准备迎接秦军更猛烈的进攻。
喜欢千年青蛇八岁娃请大家收藏:千年青蛇八岁娃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