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立在营帐之内,周身被摇曳的烛火笼罩。她凝望着桌上堆积如山的竹简与帛书,眉梢紧蹙,眼中既有忧虑,又透着决然。数月前,一场意外使她跨越时空,来到魏国,还带来现代世界的武器。如今,这些武器静静躺在特制军械库中,散发着冷冽寒光,成了魏国抵御外敌的关键依仗。初到魏国时,苏瑶满心迷茫与不安,可当听闻游牧民族屡屡侵犯魏国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她当即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助魏国御敌。
那些日子,苏瑶几乎不眠不休。
她一头扎进各类兵书战策里,从蕴含千年智慧的《孙子兵法》,到讲究实战的《吴起兵法》,每一页竹简都被她反复研读。那些古老的军事思想,在她脑海里不断与现代军事理念碰撞交融。她不仅独自钻研,还反复与军中老将研讨战术。起初,老将们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女子满是怀疑,可苏瑶凭借对战争独特的见解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渐渐赢得他们的敬重。
她乔装成普通商旅,赶着满载货物的马车,混入往来人群,深入边境。在边境小镇,她租下一间毫不起眼的小客栈,每日天不亮就出门,穿梭在市井之中,看似随意地与当地居民闲聊,实则暗自打探游牧民族的消息。她曾在风沙漫天的集市上,佯装挑选货物,听着旁人讲述游牧骑兵的神出鬼没;也曾在夜幕降临时,于客栈的角落,静静聆听过往商队对游牧部落的描述。
自幼在马背上成长的游牧人,骑射技艺出神入化。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受严苛的骑射训练,小小的身躯在马背上灵动自如,手中弓箭运用得精准娴熟。他们与胯下骏马仿若心意相通,配合默契,战场上行动迅猛如电,令人防不胜防。他们惯用游击战术,凭借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避开正面交锋,专挑敌人薄弱之处突袭,得手后迅速撤离,让敌人毫无反击之机。
反观魏国的传统步兵,行动迟缓拖沓。士兵们身着厚重铠甲,手持长枪大刀,队列行进速度极慢。每次列阵都得耗费大量时间,从调整队列到布置防御器械,流程繁杂琐碎,致使面对游牧骑兵突袭时,常常还没反应过来就已溃不成军。曾有一场边境冲突,魏国步兵尚未完成列阵,就被游牧骑兵冲散,损失惨重。
苏瑶心里明白,要战胜这样的对手,光靠先进武器远远不够。必须组建一支机动性更强的骑兵部队,还得制定一套灵活多变的战术。于是,她紧急召集军中将领,展开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术研讨。
“诸位,虽说我们手握现代武器,可绝不能掉以轻心。游牧骑兵机动性太强,咱们必须以智取胜。”苏瑶神色凝重,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在营帐中久久回荡,让每位将领都感受到她的决心。
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满脸疑惑,忍不住发问:“可咱们要怎样才能在机动性上和他们抗衡呢?”老将眼中满是忧虑,他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太清楚游牧骑兵的厉害了。
苏瑶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自信:“我们有无人机,它能升入高空侦察,提前掌握敌军动向,给咱们制定战术提供关键情报。”苏瑶详细介绍无人机的功能,描述它如何在高空盘旋,将下方一切尽收眼底,就像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监视着敌人。
紧接着,苏瑶细致阐述作战计划:“战斗一打响,先派小股骑兵佯装败退,引游牧骑兵追击。与此同时,无人机迅速升空,实时监控敌军位置与阵型变化。等敌军进入射程,步枪手率先发动攻击,利用步枪的远射程和高精度,打乱敌军阵脚。紧接着,冲锋枪手上前,以强大火力压制敌人。一旦敌军试图集结反扑,机枪手迅速架起机枪,构筑火力网,进行强力阻击。此时,手持手枪的骑兵从侧翼迂回包抄,利用手枪的便携性和近距离杀伤力,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将领们听完,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他们开始在脑海里勾勒战斗场景,对苏瑶的战术满怀信心。
为让士兵熟练掌握现代武器与新战术,苏瑶亲自投身骑兵部队的日常训练。
每天天还没亮,她就已在训练场上等候。她身着轻便劲装,束紧的腰带尽显干练。看着陆续赶来的士兵,她眼中满是期待。第一缕阳光洒在训练场上时,她便和士兵们一同开启一天的训练。
她耐心教士兵们使用各类枪械,从枪械的组装、拆卸,到装填子弹、瞄准射击,每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她亲自示范,将步枪熟练拆解成各个部件,又迅速组装起来,让士兵们清楚看到每个零件的位置和作用。讲解装填子弹时,她反复强调安全事项,手把手教士兵正确装填方法。瞄准射击环节,她站在士兵身后,调整他们的姿势,告诉他们如何通过准星瞄准目标,如何调整呼吸保持稳定。她曾为了让一名士兵掌握正确的射击姿势,反复示范上百次,直到士兵完全领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她亲自跨上一匹矫健的战马,在训练场上风驰电掣,向士兵们展示如何在马背上保持平衡,如何在高速骑行中精准射击,如何躲避敌人攻击。她在马背上灵活转身,在颠簸中迅速举枪射击,利用马匹身体巧妙躲避敌人箭矢,一举一动都让士兵们惊叹不已。
战术训练时,苏瑶精心设置各种复杂模拟场景,组织多次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