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恩-霍夫伯国亦是如此,他们伯国的常备军数量也理论上来说也只有8个师而已,这还是伯国在建立之初就争取到的部队编制。
随着当年那一场公国削爵改伯国的风波之后,他们这种海外伯国被严重限制了其拥有的部队数量。
尽管对于这条命令大家心里都是有所怨恨的,但至少在明面上大家也都老老实实地遵守着。
不过在暗地里伯国也尝试着组建自己的私军,以家族护卫队、城市防卫队、地方民兵的名义组建了一系列部队。
这些部队在帝国的陆军总部那边没有正式的编制,帝国自然也不会下拨任何的军费。
对于海外伯国的小动作,帝国展现出了无比的大气和包容。
因为这些私自建军的伯国们很快就会发现,当削藩战争结束之后,世界秩序归于和平,他们手上养着的军队也愈发昂贵了起来。
国际形势迎来了大和平时期,军队没有了保家卫国的作用,有的只是拖垮财政的巨大支出。
即便没有帝国的命令,各大伯国们也都主动或被动地解散了各自的私军。
或者也如赫恩-霍夫伯国这里一样,将这些私军和城市的警务、消防、反恐给结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种名为城卫军的特殊部队。
明面上说好听点,城卫军就是集警察、消防员、卫兵为一体的综合化多功能部队,说难听点就是拿着一份工资干着三个人的活。
因此马尔森·芬灵中将很清楚城卫军这帮人在之后的守城战中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毕竟亲历过沃尔夫格勒战役的他实在太清楚这些了。
这帮名叫革命军的人猛地很!
手里拿着简陋的武器就能把他手下的113师给揍得满地找牙,更何况了现在听说他们的装备还更厉害了。
马尔森·芬灵中将不敢想象现在的革命军究竟有多厉害,但他对此也并非毫无办法。
这位逃跑很厉害的将军有个其他贵族稀缺的优点,那就是他很有自知之明。
他十分清楚现在自己手下的兵不咋地,而革命军又十分擅长迂回包抄的战术。
战斗开始,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部队,一旦出现纰漏自己不得不去救某个地方的时候,那么他们也绝对会趁虚而入,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入自己部队的侧后方发动袭击。
因此马尔森·芬灵中将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防御革命军的进攻,所有的阵线就必须围地严严实实的。
但这样一来又会出现一个新问题,如果各部队的战线之间布置得过于严丝合缝,那么整条战线的长度就会严重缩水。
到时候很可能部队就只会龟缩在一小个地方,很容易就被革命军给团团包围。
只要这个问题横在这不解决,马尔森·芬灵中将的想法就是一团废纸。
而这位将军对此却一点也不慌,因为他早就想好了该怎么办了。
既然战线长了容易被渗透、战线短了又容易包围,那么就直接选一个足够长,但地形上又不容易被包围的地方构建防线不就好了?
马尔森·芬灵中将选择的就是奥尔加格勒的城墙!
喜欢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请大家收藏: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