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诗看古今

第216章 昆阳惊雷(1 / 2)

地皇四年夏,昆阳的麦子熟得沉甸甸的,却被战火烧得焦黑。刘秀蹲在城墙垛口后,摸了摸怀里的《黄石公三略》,书页间夹着片枯叶——那是他在舂陵起兵时,从祖坟上摘的。远处传来新军的号角声,四十二万大军的营帐连成片,像片黑色的海,将小小的昆阳城围得水泄不通。

“文叔,贼军又在劝降了!”堂兄刘演递来块硬饼,饼上沾着灰土,“王邑那老匹夫说,不降就屠城。”

刘秀咬了口饼,喉咙被噎得发疼。他望着城下的云车,那东西足有十丈高,新军士兵站在上面,能清楚看见城里的动向。想起昨天,一个百姓跪在城门前求降,被新军当场砍头示众,头颅就挂在云车下,随风晃荡。

“不能降。”他擦了擦嘴角,“一旦开城,昆阳百姓一个都活不了。”

刘演拍了拍他的肩膀,铁甲相撞发出钝响:“我带十三骑突围,去定陵、郾城搬救兵,你留在城里稳住军心。记住,无论如何,撑到我回来。”

刘秀点头,看刘演带着人消失在夜色中。城头的梆子声敲过三更,他摸出腰间的玉佩,那是妻子阴丽华送的,刻着“永结同心”。想起离家前,她抱着刚出生的儿子说“等你凯旋”,此刻却连孩子的面都没见过。

“将军,快看!”守城士兵忽然指着天空。刘秀抬头,看见一颗陨石划破夜空,坠向新军大营方向。火光映得云层通红,他听见远处传来惊呼声,想起《河图》里说“陨石坠,帝王易”,忽然攥紧了拳头:“这是天助我也!”

天亮时,新军大营乱成一团。刘秀站在城头,看王邑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令旗呵斥士兵,却压不住此起彼伏的“天谴”喊声。他摸了摸藏在袖中的符节——那是刘演临走前塞给他的,刻着“舂陵军”三字。

“传我的令,”他转身对守城将领说,“开西门,我带十三骑出城。”

“将军疯了?”将领瞪大眼,“城外全是贼军!”

刘秀笑了,指尖抚过符节上的刻痕:“正因为全是贼军,他们才想不到,有人敢在这时候出城。”

突围比想象中顺利。新军士兵们还在议论陨石之事,刘秀等人穿着缴获的新军铠甲,混在巡逻队中竟无人怀疑。路过陨石坠落处时,他看见焦黑的土地上插着半截断剑,剑柄上的“新”字被烧得扭曲,像极了王莽那张虚伪的脸。

定陵的守将看见刘秀时,以为见了鬼:“昆阳不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吗?你怎么跑出来的?”

刘秀没说话,展开随身携带的地图,指尖停在昆阳城北的昆水河畔:“贼军虽众,但骄横轻敌。咱们只需七千精兵,夜袭中军大营,定能破敌。”

“七千对四十二万?”守将嗤笑,“你当自己是韩信?”

刘秀掏出怀里的《黄石公三略》,翻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一页:“当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昆阳之战,咱们就借天威破敌。”他抬头看守将,眼里闪着光,“再说了,昨夜陨石坠于贼营,此乃上天示警,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更始元年六月初一,雷雨交加。刘秀带着十三骑赶到昆水河畔时,刘演的救兵已埋伏妥当。他望着河对岸的新军大营,帐篷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士兵们在泥水里抱头鼠窜,忽然想起在太学里学过的《孙子兵法》:“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