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猛和郑辉积极与霜寒文明沟通后,双方关系虽有所缓和,但矛盾的彻底解决还需具体行动。
回到蓝星营地后,王猛立刻召集赵阳、林晓等核心成员,针对霜寒文明的诉求,全面调整合作方案。
赵阳作为资源调配的关键人物,深知资源分配对联盟稳定的重要性。
他与霜寒文明的资源管理团队取得联系,通过星际通讯详细商讨资源分配计划。
在经过多轮数据对比和需求分析后,赵阳决定增加对霜寒文明军队在艾泽星系作战的物资供应。
“我们不能再让霜寒文明的兄弟们寒心,在能源方面,加大对他们冷冻射线武器的特殊能源供应,确保他们的武器能持续发挥威力。
还有保暖装备和医疗物资,也要按照他们的实际需求足量调配。”赵阳在会议上坚定地说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赵阳重新规划了资源运输路线。
原本复杂且易受攻击的运输线路被优化,他借助星际特殊任务舰的侦察能力,找到了一条相对安全的新航线,同时安排星际护航舰队加强巡逻,保障运输过程的安全。
在资源采集方面,他组织人员加大对相关资源星球的开采力度,确保物资储备充足。
林晓则带领科研团队与霜寒文明的科研人员在艾泽星系的联合科研实验室展开深入交流。
他们围绕之前合作研发的项目,重新梳理技术思路,制定新的科技合作计划。
“我们要让霜寒文明在技术研发中有更多的参与权和主导权。
比如在能量护盾的研发上,结合他们的低温能量技术,或许能创造出更具特色的防御装备。”林晓对团队成员说道。
在研发过程中,双方科研人员紧密合作。
霜寒文明的科研人员在低温能量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提出将低温能量融入护盾的能量循环系统,以增强护盾对高温武器的抵御能力。
蓝星科研团队则利用自身在能量转化和控制技术上的优势,对这一设想进行优化和实现。
在武器研发方面,他们共同致力于提升冷冻射线武器的性能。
通过改进发射装置和能量核心,提高武器的发射频率和射程,使其在战场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双方还计划联合研发一种新型的能量武器,结合蓝星的能量压缩技术和霜寒文明的低温能量释放技术,打造出一种具有超强杀伤力的武器。
在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比如能量兼容性问题,两种不同的能量在融合时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
面对这一挑战,双方科研人员没有退缩,他们日夜钻研,查阅大量资料,不断尝试新的方案。
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介质,成功解决了能量兼容性问题。
随着合作方案的逐步调整,王道联盟内部的氛围也逐渐变得积极起来。
士兵们看到高层为解决矛盾所做出的努力,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蓝星军队和霜寒文明军队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双方士兵相互学习对方的战斗技巧和战术经验。
在一次联合训练中,蓝星机甲部队和霜寒文明的冷冻武器部队进行模拟对抗训练。
蓝星机甲战士向霜寒文明士兵请教如何在低温环境下更有效地操作武器和装备,霜寒文明士兵则学习蓝星机甲部队的团队协作和战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