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鬼同行,我在诡界如鱼得水

第133章 这个秦宇有问题(1 / 2)

按照原计划,齐祝查看完水库,打算去找秦宇谈谈。

杨帆出事,正是秦宇报的案。

齐祝看过他在派出所做的笔录。

按照其说法,杨帆出事时,他远在燕潭礁。

因为杨帆电话突然中断,觉得不对劲,才报了警。

派出所民警觉得他没什么问题,就让他走了。

可齐祝却从笔录中读出了一丝隐隐约约的不对劲。

秦宇自述,他与杨帆并不熟悉,

只是在后者那订了件木雕作品,双方在沟通何时取货时,杨帆突然发出惊慌大叫,然后失去了联系。

秦宇担心他出事,于是从燕潭礁赶回木雕店查看情况。

没找到杨帆后,赶紧报了警。

齐祝并非菖蒲镇本地人。

但他仔细查看过小镇地图,并询问了熟悉当地地形的派出所同事,

燕潭礁十分偏远。

按照秦宇的说法,他与杨帆纯属店家与顾客的关系,根本不熟悉。

但在杨帆电话中断后,他火速赶回镇上,去店铺查看。

这个情况,已经得到与木雕店毗邻的店主证实。

不止这位店主,附近还有别的目击者都证实,

当时秦宇十分焦急,又是砸门又是叫喊,情绪非常激动。

既然他和杨帆不熟悉,只是几面之缘,为什么会急成这样?

仿佛那时候的他已经笃定,杨帆肯定会出事!

就算按照他说的,电话中断前,杨帆在手机那头惊慌大叫。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光凭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杨帆有生命危险。

有可能是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手机摔坏了。

也有可能是,看到了什么让他吓一大跳的事,手机滑落了……

如果换做其他人,

只会觉得疑惑,会等一段时间,再尝试联系对方。

不大可能会为了一个不熟悉的店老板,

火急火燎地跑去店里找人。

直觉告诉齐祝,秦宇肯定隐瞒了什么关键信息,没有在笔录中完全说实话。

正是这个关键信息,

让他意识到杨帆置身巨大危险中,才会做出上述不合常理的举动。

齐祝本就在心里给秦宇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没想到,

他还没主动去找对方,秦宇就出现在杨帆出事的水库边上,而且形迹可疑。

甚至,

当他上前想询问情况时,

这家伙竟然二话不说,就发动攻击,

甚至还抄起了足以让人脑袋开花的登山镐,准备随时给他一击!

此情此景,

令齐祝愈发肯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这个秦宇有问题,对于杨帆出事,他知道的远比他交代得要多得多。

如此,意味着杨帆的死,很可能并非单纯的意外。

或许,还真与野水库案有关联!

对了,齐祝又想起一个情况——

秦宇现在所住的地方,正是野水库案受害人曾经住过的地方。

这又是一个“巧合”!

巧合过多了,就说明这事绝对不正常。

齐祝心里思绪万千的同时,

秦宇看着这个年轻警察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眼里闪烁着兴奋的暗芒,不禁万分郁闷。

他刚才表现过激,引起了对方的怀疑。

不,不止是因为刚才,

作为杨帆之死的报警者,他早就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果不其然。

接着,齐祝开口,请他跟他再去一趟派出所,配合调查。

他用词很客气,可语气里透着毋庸置疑。

秦宇不由得苦笑。

好嘛。

没发现鬼人鱼的线索,反而把自己牵扯进了人命案中。

他没得选择,只能老老实实跟齐祝走。

分局刑警大队组建的专案组在菖蒲镇派出所设立了临时指挥点,负责侦破野水库命案。

齐祝叫上他搭档的同事,对秦宇进行了问话。

问话看似散漫,但秦宇很快就咂出味来,其实话兜来兜去就围绕着三个点:

单凭电话里几声惊叫,他怎么确定杨帆会出大事?

杨帆出事时,他究竟置身何方,可有证人可以证实他的行踪?

他是什么时候来菖蒲镇的,在此之前,他在哪里,有谁可以证明?

对于第一个问题,秦宇当然不可能真说出鬼人鱼的事,

便一口咬定,自己当时听杨帆叫得极度惊慌,就跟着也害怕起来,才赶紧去店里查看并报警。

反正警察不可能单凭这一点,就给他按什么罪名。

第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