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沈梦石的第一篇三万字的短篇儿童文学《草原小英雄》创作完成,用自己平时攒下的5分钱买了一张面值5分的邮票,寄去了北京。
时光匆匆,七天转瞬即逝。在这段日子里,妈妈带着他前往医院更换了两次药物。如今,伤口已步入长肉的关键阶段。
这些天来,沈梦石始终小心翼翼地弯曲着自己的胳膊,不敢轻易变动姿势。因为医生曾郑重叮嘱过他,胳膊需要时常在弯曲和伸直这两种状态间切换,如果仅仅维持其中一种状态不变,那么胳膊弯处的肌肉将会失去应有的伸缩能力。待到伤口完全愈合之后,还需费力地将其撑开恢复正常功能。
也正因如此,近几日沈梦石的胳膊弯处不时会有丝丝缕缕的血迹渗出。那是刚刚生长出来的嫩肉,由于频繁的屈伸动作而再度被拉伤所致。这种疼痛虽然并不剧烈,但却如影随形,时刻提醒着他要注意保护受伤的部位。
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深深地烙印在了沈梦石的脑海之中,即便到了他重获新生之前,依旧记忆犹新。每每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他都不禁感慨万分,同时也更加珍惜健康的身体所带来的自由与舒适。
在过去的这几日里,每一天清晨,妈妈都会早早地起床,走进厨房为沈梦石蒸一碗香喷喷、热气腾腾的鸡蛋糕,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部分的鸡蛋糕最后都进了妹妹沈灵的小肚子里,如今占据着这具小小的身体的可是一位 50 岁的爷爷了,对于这位“老灵魂”来说,他可实在不好意思跟可爱的小妹妹争抢这唯一的好吃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一个周日的假日。这天一大早,妈妈决定带着哥哥一起前往郊区的舅舅家。姐姐则主动留在家中,悉心照料着年幼的沈梦石和妹妹沈灵。
夜幕降临的时候,妈妈和哥哥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回到家中。他们手上还提着沉甸甸的袋子,里面装着满满的收获——整整 3 斤活蹦乱跳的鲫鱼以及 2 斤鲜嫩肥美的河虾。
一到家,妈妈熟练地将河虾洗净干净,并与打散的鸡蛋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少许面粉和盐充分搅拌均匀。接着,妈妈往锅里倒入少量的豆油烧热,然后把调好的虾糊舀入锅中,用小火慢慢地煎制成一块块金黄酥脆的虾饼。
要知道,这道虾饼可是沈梦石小时候最最喜欢吃的菜肴之一呢!全家人都清楚地了解他这个小小的爱好,所以这次妈妈和哥哥特意跑到郊外为他捕捉这些新鲜的河虾,就是想给受伤他增加一些营养!
沈梦石打小起便对肉食毫无兴趣,哪怕是在那个物资匮乏、许多人连肚子都填不饱的艰难岁月里,他对肉类依旧提不起半点兴致。每临新年之际,家中总会想方设法地准备些许荤腥菜肴,并包上一顿美味可口的饺子来庆祝这个重要节日。然而,当家人兴高采烈地围坐在一起品尝那热气腾腾的肉馅饺子时,唯有沈梦石与众不同——妈妈深知儿子的口味偏好,每次蒸饺子时都会特地为他单独蒸上一些香甜软糯的豆包或者金黄诱人的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