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修:从血字加点开始

第115章 钟鸣阳泽,骨生微窍(1 / 2)

城头箭歇,残阳如血,将阳泽城与城外连绵的军帐都涂抹上一层不祥的胭脂色。

空气中,血腥与腐朽的气息尚未散尽,又添了几分肃杀与凝重。

前日司马金龙徒手接下床弩巨箭的景象,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在无生教众与官军兵士心中都激起了久久不息的涟漪。

司马金龙的威名,便如这暮色下的阴影,悄然蔓延。传闻此僧并非寻常方外之人,早年曾于军旅之中磨砺,筋骨强横不下沙场宿将,后入佛门,竟将一身刚猛武学融入精深佛法,刚柔并济,臻至化境。更有传言,他曾孤身入险地,降服过为祸一方的绿林巨寇,也曾以狮子吼震慑过心怀叵测的江湖邪派,其手段既有佛陀的慈悲,亦有金刚的怒火。如今他携数十武僧驾临,无疑是给士气低迷的官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连日来,官军大营之中,晨钟暮鼓,梵音不绝。白云寺的武僧们在司马金龙的带领下,每日于营前空地演练拳法。他们身着灰扑扑的僧袍,动作开阖之间,却自有沛然大力。拳风呼啸,带着一股纯正阳刚之气,仿佛能涤荡营中因痢瘴而生的阴晦与绝望。军士们远远看着,虽不懂其中精妙,但那股蓬勃的生命力与威严气势,却也让他们原本惶恐的心绪稍稍安定,重新拾起几分对阵杀敌的勇气。

城楼之上,吴仁安那具近丈高的八臂骨魔之躯静立如山,森白的骨骼在夕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他深邃的眼眶中,两点猩红如鬼火般跳跃,冷漠地注视着城外那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司马金龙的存在,如同一根芒刺,深深扎入他躁动的心海。

“哼,秃驴倒是有些门道。”吴仁安低沉的声音带着骨骼摩擦特有的嘶哑感,在空旷的城楼上回荡,“以为凭几句经文,几趟拳脚,就能挽回颓势么?”

他不信邪,更不信佛。连日来,只要那群和尚出营演武,他便会下令将城中仅存的几架重型床弩推上城垛,瞄准那群碍眼的灰袍身影,骤然发射。

“嗖——嗖——嗖——”

沉重的弩箭撕裂空气,发出尖锐的厉啸,带着足以洞穿铁甲的恐怖力道,直扑演武的僧众。每一次,不等弩箭及身,那魁梧如铁塔般的司马金龙便会身形微动。有时是探手一抓,看似轻描淡写,却能将疾飞的巨箭稳稳擒在手中,劲力消弭于无形;有时是并指一点,指尖迸发出一道凝练的金色气劲,精准地击中箭簇,将其震得粉碎;更有甚时,他只是立在那里,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力场,弩箭临近三尺便会自行偏转,斜斜插入地面,徒劳无功。

几次三番下来,吴仁安不仅未能伤及武僧分毫,反而折损了不少宝贵的巨箭。城头负责操控床弩的教众,看着那和尚如同戏耍般化解足以致命的攻击,脸上已满是敬畏与恐惧。

吴仁安的耐心正在被消磨。这和尚的实力,远超他之前遇到的任何对手,包括那名开窍境的镇魔司统领。那是一种更加圆融、更加深厚、仿佛与天地之力隐隐相合的强大。

“香主,”王青山在一旁低声道,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那司马金龙深不可测,我等强攻,恐难奏效,反而徒耗……”

“够了。”吴仁安打断他,猩红的眼眸转向城外那尊巍然不动的身影,“本座自有计较。”

“大秃驴射不动,你们不会射小的吗?他还能天天跟着小秃驴?”

一旁操作床弩的教众似乎准头不行,在吴仁安看着的情况下尚且连空三箭。

吴仁安现在他身后,高大的身躯投射下狰狞的阴影。

“蠢货,你给我瞄准了再射!”

吴仁安一脚把他踢开。

他知道硬碰硬讨不到好,但坐视对方提振士气,削弱己方地利,亦非他所愿。这和尚,必须死!但不是现在,不是以这种徒劳的方式。

终于,在又一次床弩偷袭被司马金龙挥袖拂开后,那一直面色平静的大和尚似乎也被这无休止的骚扰激起了一丝火气。他不再只是被动防御,而是转身喝令几名弟子,合力将一口足有半人高的古旧铜钟搬到了营门附近。

那铜钟遍体绿锈,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铭文,透着一股苍凉厚重之意。

次日,当吴仁安再次出现在城楼,准备故技重施时,司马金龙却不再理会天上的弩箭。他走到铜钟前,深吸一口气,蒲扇般的大手猛地拍在钟壁之上!

“嗡——!!!”

一声仿佛来自亘古洪荒的钟鸣,骤然炸响!

那声音并非单纯的巨大,而是一种蕴含着奇特韵律与磅礴能量的音波。

它如同一圈无形的巨浪,瞬间席卷了整个战场。

城外的官军士兵,只是觉得胸口发闷,耳中嗡鸣,心头烦恶,却无实质损伤。然而,当这音波冲击到城楼上的吴仁安时,他那坚逾精钢的骨躯竟猛地一颤!

这声音,对他而言,不啻于针刺!那音波中蕴含的至阳至刚之气,与他体内流转的阴寒白骨真气、血煞残余以及那潜藏的恶鬼意识,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仿佛滚油泼入冰窟,瞬间激起难以言喻的刺痛与躁动。

他感觉自己的骨核都在微微震荡,仿佛要被这宏大的佛音生生撼动。

“好个秃驴!竟有如此手段!”吴仁安强忍着不适,猩红眼眸死死盯住那口大钟和钟旁的司马金龙。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音波不仅仅是物理冲击,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震慑,一种阳刚正气对阴邪之力的天然克制。

此后数日,只要吴仁安的身影出现在城头,无论是否发动攻击,司马金龙便会敲响那口大钟。悠扬而霸道的钟声成了阳泽城内外新的背景音,一遍遍洗刷着战场,也一遍遍“提醒”着吴仁安他所面对的敌人是何等棘手。

吴仁安有时就站在城头,看着秃驴拍钟,似乎秃驴拍久了手也是撑不住。

这无声的较量,让吴仁安彻底放弃了用床弩骚扰的念头。他命令王青山:“不惜代价,继续深挖这死秃驴的来历、功法特点、破绽,以及他带来的那些武僧的底细。本座要知道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