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第359章 刘伯承:彭总,国府正面战场成果大,咱不能落后!(1 / 2)

八路军总部内,气氛热烈而紧张。彭德怀双眉紧锁,正对着地图全神贯注地研究日军兵力分布,试图从中找出敌军破绽。此时,刘伯承脚步匆匆,神色既兴奋又凝重地走进来。

“彭总!”刘伯承声音洪亮,“刚收到消息,国府在淞沪战场前三次作战中成功守住防线,战果相当可观!”

彭德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亮色:“哦?快讲讲,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伯承快步走到地图边,手指指向淞沪地区:“在淞沪和罗店一带,朱赤率领的262旅等部队拼死抵抗。他们在罗店与日军激烈争夺,部分兵力驻守苏州河,一次次打退日军疯狂进攻。听闻日军伤亡惨重,而咱们中国军队士气高涨!”

彭德怀微微点头,神情严肃:“国府这次在淞沪打得顽强,着实不易。小鬼子本以为能速战速决,没料到碰了这么硬的钉子。但日军不会善罢甘休,后续必定增兵反扑。”

刘伯承深表赞同:“彭总所言极是。这一仗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也让全国军民看到抗战的希望。咱们八路军在敌后,也不能落后,得抓住时机,给日军致命一击!”

二人随即围绕如何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展开讨论。彭德怀眉头紧皱:“目前日军在华北地区兵力有调动,部分支援淞沪战场,部分巩固占领区。咱们可趁机在华北扩大战果,破坏日军后方补给线,牵制其兵力。”

刘伯承目光炯炯,接着说:“我看可在津浦铁路沿线发动破袭战。这条铁路是日军在华北重要的运输动脉,一旦破坏,其在华北的兵力调动和物资运输都会大受影响,还能间接减轻淞沪战场压力。”

两人深入探讨作战细节,从破袭具体路段,到兵力分配,再到如何应对日军报复等,一一斟酌。最终决定从各军区抽调精锐,组成多支破袭小队,分散行动,多点开花。同时,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主力部队,承担警戒和后勤保障任务。

随后,彭德怀和刘伯承召集各部队负责人开会。彭德怀慷慨激昂:“同志们,国府在淞沪正面战场打得英勇,咱们八路军在敌后也要一展风采。此次行动关乎抗战大局,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刘伯承详细讲解作战计划:“各小队需秘密接近目标路段,利用夜间行动,以最快速度破坏铁路设施。行动中注意隐蔽,避免与日军大部队正面冲突。完成任务后迅速撤离,防止日军追击。”

会后,各部队迅速行动。战士们日夜苦练,提升作战技能,熟悉破袭流程。情报人员深入日军占领区,收集津浦铁路沿线日军巡逻时间、兵力配置、岗哨位置等详细布防信息。

根据地群众也积极响应。乡亲们帮忙准备锯子、撬棍等破袭工具,为部队制作干粮。青壮年踊跃加入运输队,妇女们则忙着缝补战士衣物。

日军方面,虽在淞沪战场受挫,却仍不断增兵,妄图一举拿下上海,同时也加强了华北铁路沿线防守,警惕八路军行动。

大战一触即发,八路军怀着与正面战场同胞并肩作战的决心,在敌后悄然展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