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影笼罩着四层的独栋小洋楼。翻进后院的小花园,穿过狭长的鹅卵石走道,游嘉用机械钥匙打开铜门锁。
破产清算之后他们家的这栋老房子正门就被贴上了封条,再也没有人进入过。
正门走不了,就只能从花园翻回去了。
阳光透过玻璃透进来,落下一片窗外斑驳的树影。
地板上原本铺设着的波斯地毯和皮质沙发早已被搬走,随着游嘉开门的动作空气中原本静止的灰尘重新飘扬起来。
家里值钱的家具和摆设早就被搬空抵债,一点也看不出昔日的模样。
游景愉生前很爱收藏,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古玩佛像,但如今剩下的也只有几本零零散散的书了。
二楼书房。
书柜里面原本放着装饰用的瓷器和玉石早已被取走,几株绿植也因为常年缺水而枯萎,轻轻一碰就落下大片的叶子。书柜上原本被妥善保存着的书籍也凌乱不堪。
书柜第三排放着普鲁斯特全集。
游嘉记得自己最后一次离开家的时候游景愉刚好就在看这套书。
游嘉伸手从书柜上抽下其中一本。
《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着。
擦掉上面一层薄薄的灰尘,翻开书封页。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游嘉也看过。
读高中的时候有一阵子她很爱看书、看各种各样的小说。
游景愉很爱买书,但又总是买了一堆书不拆封只是放在书柜里面。她以前总说游景愉根本就不爱看书只是喜欢那种把书堆满书柜营造出来的书香氛围。
但她同样又很清楚,游景愉只是工作太忙了,实在是没有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看自己喜欢的书。
所以她总是待在爸爸的书房里,替爸爸来看这些他想看却又没时间看的书。
《追忆似水年华》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算是一部意识流的代表着作。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者“马塞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通过回忆串联起他的一生。整个故事并非线性叙事,而是通过无意识记忆的形式出发,将零散的时空片段组合起来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游嘉对这本书最清晰的记忆就是普鲁斯特在这本书中提出,人无法真正拥有过去,但通过感官触发的无意识记忆可以超越时间的流逝,重建过去的真实体验。
要问如何将瞬间转化为永恒?
唯有通过创作才能将碎片化的记忆变成不朽的文字记录,从而抵抗时间的虚无。
说真的,这本书一共有七卷,很冗长,但游嘉那段时间却真的很沉迷于这本小说中普鲁斯特所表现出的时间复活一般的魔力。
时间复活……将瞬间转化为永恒……通过创作将碎片化的记忆变成不朽的文字记录,从而抵抗时间的虚无。
游嘉翻页的手忽然顿住。
《追忆似水年华》被丢在了桌上,游嘉开始在书柜前翻找起那些被弄乱的书籍。
终于她找到了一本书,一本封皮上没有任何字的书。
打开锁扣,书封页上只写着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