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谋天下

第8章 智救项伯(一)(1 / 2)

其实啊,当张良选择隐居在下邺这片宁静之地的时候,他骨子里那股任侠的作风就像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烙印,依旧难以更改。

这可不是说他想要去招惹什么麻烦事儿,他每日里就静静地在下邺过着自己的日子,不图喧嚣,只求安宁。然而,只要一听到有外乡人来到下邺并且遭遇了什么事情,他就像是听到了某种召唤一般,总会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现身。不管是遇到了盗贼的打劫,还是被当地的一些无赖刁难,亦或是被阴差阳错的官司缠身,他都会挺身而出,为这些外乡人排忧解难。

他心里明白得很呢,在这个时候,那些流落在外的人啊,大多都和他自己的身世有着相似之处。他们原本都是六国的贵族,曾经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过着尊贵、优渥的生活。可是如今呢,秦国统一六国,国家已经灭亡,自己的家族也支离破碎,失去了曾经的根基。他们对秦国有着深深的仇恨,不愿意到秦国去为官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充满了无奈和辛酸,他感同身受。

虽说他在这个地方生活,但他毕竟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而且他的身份特殊,所以他从来都不愿意暴露自己是谁。他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在此地为依托,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可以依赖,他只是一介平民,只是手头有一些钱财而已。但是,在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方面,他从不吝啬自己的财富。不管是拿出钱来帮他们渡过暂时的难关,还是到当铺里典当自己珍贵的物品来周济别人,他都做得毫不犹豫。

也许啊,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在博浪沙刺杀秦王的那一场惊心动魄的行动。那一次,他带着满腔的仇恨和复国的壮志,试图取秦王的性命。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那一场刺杀带来的后续影响却是巨大的。仅仅因为他的刺杀行动,方圆百里之内的人啊,都遭受了无妄之灾。那些无辜的百姓可都被秦朝的官兵抓起来杀掉了,那多家庭因此破碎,无辜的生命消逝在了秦朝的暴政之下。每每想到这些,他的内心都充满了深深的忏悔。这种忏悔就像是一团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时刻提醒着他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所以啊,不管怎样,这一件事对他来说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那些被牵连百姓的痛苦表情常常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刺痛着他的内心。哪怕他去接济的根本就不是六国的贵族,他也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这天底下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百姓。他觉得这是自己为曾经所犯下的错误赎罪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作为一个曾经心怀大义的人对自己良知的一种坚守。

正因经历了诸多事,张良的内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才真正开始理解百姓生活的不易,并且深刻地体会到要去体恤老百姓了。他在隐居下邺期间,默默地做了许多帮助他人的事情。当地的老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渐渐地,他在当地就有了很不错的口碑。

那些四处流亡的人啊,他们在世间颠沛流离,受尽了苦难。当他们得到张良的帮助时,心中的感激之情就如同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他们深知张良对自己的恩情如同再造一般,这份恩情在他们心中重如泰山。所以,他们都非常愿意找机会回报张良,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也想让张良知道,他的善举并没有被辜负。

有一天,阳光明媚,张良乘坐着一辆马车缓缓外出来到了镇上。镇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就在这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被一队捕快吸引住了。只见那队捕快鬼鬼祟祟地似乎注意上了一个人,那个人是一个魁梧的大汉。

这位彪形大汉身材魁梧壮实得令人惊叹不已,他那高大威猛的身躯站立于熙攘的人群当中,简直如同鹤立鸡群般醒目。然而此时此刻,他的神情却显得极不寻常。只见他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一双原本应该炯炯有神的眼睛此刻却满含着惊慌与忐忑,仿佛被恐惧所吞噬。不仅如此,他的身体还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着,像是风中摇曳的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大汉不时紧张地环顾四周,那惶恐不安的模样好似周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身影都潜藏着致命的危机。但凡感受到哪怕一丁点细微的动静或异样,他便会如惊弓之鸟一般,瞬间准备撒腿逃离此地。

而就在这时,一旁的张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情形。他那双锐利的眼眸宛如鹰隼般紧紧锁定住眼前的大汉,一刻也不曾放松。很快,张良便留意到大汉一边试图避开那些捕快们警觉的视线,妄图趁乱溜走;另一边,他却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手迅速探入自己的怀中。他的动作既仓促又匆忙,但同时又格外小心谨慎,仿佛怀中藏匿之物不仅价值连城、弥足珍贵,而且还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威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良的眼光十分敏锐,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他就一眼就看出了这名大汉肯定怀中揣有利器。他心中不禁泛起了疑惑,这个大汉为什么要在这里拿出利器呢?是有不轨之心想要伤害他人,还是他也被某些事情逼迫得不得不做出反抗的举动呢?张良的目光始终没有从这个大汉身上移开,他想要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依秦朝当时的法令,老百姓是绝对不被允许身带利器的。这法令犹如一道严厉的枷锁,牢牢地束缚着普通民众的生活。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了彰显自己大一统的绝对权威,同时也为了防止六国旧民有所反抗,便下令收缴天下所有的铁器,然后把这些铁器全部用来铸造了十二金人。这些金人啊,据说被放置在秦朝的宫殿之中,威风凛凛,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着大秦帝国的无上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