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刘邦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的时候,一个身影匆匆地走进了营帐。来者正是韩信,他的面容略显疲惫,却依然透着一股沉稳与睿智。韩信快步走到刘邦面前,神色严肃地说道:“大王,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啊!项羽为人勇猛,其军心尚未完全溃散,此刻他必然心急如焚,正率领残兵向此地赶来。我们得赶紧派兵到北面去阻击项羽,否则,此地恐怕又会陷入一场激烈的战斗之中啊!”
然而,刘邦却摆了摆手,仿佛根本没有把项羽的威胁放在心上。他那得意忘形的神情越发明显,微微眯起眼睛,翘起二郎腿,慢悠悠地说道:“韩将军啊,你所言之事就不用过于担忧了。想当年在灞上,那项羽拥诸侯大军,何等的威风啊!可他却对我那般欺压,把我看得仿佛一只蝼蚁一般,干得我那是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装完了孙子才免于劫难,还得灰溜溜地引军远遁。如今啊,我与他彻底易势而处了,现在轮到我来打压他了。那项羽如今恐怕知道大势已去,逃快点都来不及,哪还敢还来进攻我呐!”
说罢,刘邦还故意环顾了一下四周,那目光仿佛在向众人展示他的荣耀与威严。他又提高了声调,继续说道:“你瞧瞧,我如今拥有这五十六万大军,驻守在这彭城之上。这彭城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又有如此之多的大军守卫,又岂是他项羽所能撼动得了的!此乃上天赐予我的胜利啊!”
刘邦边说着,边走到一旁的桌前,倒了一杯酒,高高举起,一饮而尽,然后放声大笑。那笑声在营帐中久久回荡,仿佛要将所有的喜悦都释放出来。他接着说道:“放心!放心!今日这一场大胜,我们当举杯纵酒三日,以庆祝今日之胜利!”说着,他又让侍从们摆上美酒、佳肴,准备与众人一同庆祝。
此时的刘邦,那味道,俨然如当初项羽一般。曾经,项羽站在众人面前,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那威严的气势让所有人都为之敬畏,仿佛整个天下都已在他的掌握之中。如今,刘邦也有了这种感觉,他仿佛认为这天下已如同他手中的囊中物,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在他的心中,项羽仿佛早已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等待他的,只是他的征服。甚至,刘邦还反过来了,仿佛项羽还得等他另行封地呢!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傲慢与高估,让人不禁为他的未来暗暗担忧。
韩信听到刘邦这般毫无顾虑的一番话之后,心里顿时大急如焚。他本就性格直爽,犹如那烈性的良驹,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只见他双目圆睁,脸涨得通红,竟全然不顾君臣之礼,涨红着脸与刘邦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那声音在营帐之中回荡,两人的脸都快凑到了一块儿,脖子也涨得粗粗的,就这么旁若无人地争执不休。这场景,可把一旁伺候着众人的侍从们都吓得不敢吭声,整个营帐里的气氛紧张得好似即将断裂的弓弦,这无疑大大扫了刘邦的兴。
刘邦呢,坐在那高位之上,心里暗自思忖着:如今这天下大势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各方诸侯都已经臣服,自己已是这锦绣江山当之无愧的主人。这个韩大将军啊,虽说曾经战功赫赫,但如今这天下已稳,他又如此不知好歹,竟然敢和自己争吵了,看来这韩大将军也可以不要了。
于是,他借着韩信对自己态度不好这点,在众人的惊愕目光中,当即将韩信大将军之职给撤了下去。仅仅只让他担任一个带领本部四万人的普通将军,这对于韩信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韩信也是气得浑身发抖,他在刘邦面前本就是有话直说之人,看到刘邦如此听不进去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只觉得心灰意冷,像是被一层寒霜打过的秋草,全然没了生机。他干脆一掉头,脚下的步伐带着一股决然,就要头也不回地离去。
刘邦看到韩信这一副模样,还不忘趁机奚落他一通。只见他微微抬起下巴,眼睛里带着一丝冷笑,嘲讽地说道:“你看嘛!你这像啥子样子?在你眼中,当真没有我这个领导么?我好心与你商议军政大事,你这等无礼,居然连个礼都不行一下就要离去!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韩信被他如此尖刻地说了一番,心中虽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此时也只能把这口气生生地咽了下去。他那高大的身躯仿佛一下子变得有些佝偻,无奈地回转身来,对着刘邦行了一个极为敷衍的礼节之后,便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去了。
韩信回到自己的军营之后,满心的委屈、愤懑、失望如潮水一般向他涌来。他坐在营帐之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沉闷压抑。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解脱的办法一般,命人拿来了酒,然后便开始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起来,想要借着酒劲卖醉,暂且逃离这残酷的现实。那酒水顺着他的喉咙流下去,可心中的苦闷却如同野草一般,疯长不息。
张良偶然听闻刘邦竟无故罢了韩信的兵权,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他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张良深知韩信对于汉军的重要性,他的智谋、谋略以及带兵作战的才能,皆是刘邦成就帝业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此一来,汉军的布局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良心急如焚,立刻吩咐身边的侍从,急速将自己常用的衣袍穿戴整齐,匆匆忙忙地朝着刘邦所在之处赶去。一路上,他的心中不断地思索着该如何劝说刘邦,让刘邦回心转意,重新启用韩信。终于,他来到了刘邦的营帐之外,只见营帐外侍卫林立,气氛略显肃穆。张良整理了一下衣襟,微微躬身行礼后,便走进了营帐。
营帐之中,刘邦正慵懒地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之色。张良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汉王,臣听闻您罢了韩信将军的兵权,还请您要三思啊!”刘邦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张良,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他懒散地说道:“张良啊,韩信这厮目无尊长,竟敢当着众人的面与我争执,实在是有失将者风范。我作为一国之君,怎能容忍此等行为!”
张良心中一紧,他深知刘邦是在故意找借口。于是,他连忙说道:“汉王,韩信将军虽然有时性子直了些,但他一心都是为了大事的稳妥才那样的,绝无冒犯汉王之意。汉王若因一时的意气,就罢免了他的兵权,恐怕会影响汉军士气啊!”刘邦却摆了摆手,他一心只想着开庆功宴去了啰!觉得如今这仗也打了不少,并且顺利拿下了彭城,是该好好庆祝一番了。"韩信之事,朕自有主张,你就不要在此多言了。”说完,刘邦便又端起一旁的酒杯,悠然自得地喝了起来,对张良的劝说置若罔闻。
张良无奈,只得退出刘邦的营帐。他心中十分担忧韩信的处境,思索片刻后,决定去寻韩信询问事由。一路上,张良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心中满是疑惑。当他找到韩信的营帐时,却发现营帐之中一片狼藉,酒壶酒盏散落一地,韩信正醉醺醺地躺在榻上,脸上带着一丝迷茫与落寞。
张良轻声唤道:“韩将军,你是否明白陛下为何要罢你的兵权?”韩信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张良,眼中透露出一丝醉意与无奈。他说道:“我看那刘邦,只知道贪图享乐,他可曾真正把这江山社稷放在心上?如今项羽不日就要率军杀来了,他却不以为然,只知道开庆功会,还满以为项羽要躲着他逃得远远的呢!”说完,韩信又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张良。
张良着急地说道:“韩将军,你说的这些我明白,但是此事关乎汉军生死存亡啊!你平日里足智多谋,一定能想出应对之策。刘邦好歹是领导,你作为将领,还是该多少给他些面子呀!”韩信苦笑着坐起身来,说道:“张良啊,你有所不知,我现在就算有再多的谋略,也调不动兵了啊!如今我已沦为这闲人,还能有何作为?”说完,韩信又拿起酒壶,准备继续喝酒,仿佛想要用这烈酒来麻醉自己的身心。
张良看着韩信如此消沉,心中十分着急。他连忙说道:“事急矣!韩将军!如今形势危急,项羽大军犹如乌云压境,我们汉军必须立刻做出应对。目前只能由你率领本部出城向北防御了!毕竟你那四万人,是汉军的精锐所在,他们跟随你多年,对你无比信任。你若不去,汉军恐怕会陷入绝境啊!韩将军,你不要再喝了,赶紧去吧!至于刘邦那边,由我去劝说,你放心。”
韩信听张良如此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缓缓地放下酒壶,虽然还有几分酒意,但还是强打起精神,站起身来。他将腰间的佩剑系紧,说道:“好吧,为了这天下江山,我韩信绝不能坐视不管。”说完,韩信便带着四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向北门方向而去。营帐外的士兵们看到韩信出征,士气为之一振,齐声高呼:“韩将军,必胜!韩将军,必胜!”
在那局势变幻莫测的楚汉争霸时期,张良听闻韩信带着本部人马出北门去驻防的消息后,心中那股担忧之情愈发强烈。他深知韩信此举背后所承载的期望与无奈,也清楚韩信对汉军胜利的重要意义。于是,张良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寻找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