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邦开始思考如何去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的真实立场和忠诚度。他决定,如他在听了张良所讲《太公兵法》后所想的那样,对这些曾经与他一同披荆斩棘的兄弟们进行一番试探。他想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考验,如同透过迷雾去探寻真相一般,看清这些兄弟在关键时刻到底会不会被威逼利诱,是否会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这边。
而在这试探的名单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萧何。在刘邦的阵营中,萧何的地位特殊且至关重要。他不仅足智多谋,如同刘邦身边的智囊,为大汉的建立出谋划策,更是在后勤保障等方面立下了赫赫功劳,犹如大汉的定海神针。
刘邦出征攻打英布前,萧何自然也像往常一样前来送行。以往,每逢此等场合,两人与众弟兄围坐在一起,或谈笑风生,或慷慨激昂地讨论着未来的计划。那温馨而融洽的气氛,仿佛能驱散一切寒冷和忧愁,让人为之动容。
然而这一次,却显得格格不入。刘邦站在营帐前,目光望向传来脚步声的方向,看着萧何缓缓走来。那平日里温和的面容此刻却显得有些阴沉,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阴影。他故意怠慢冷落萧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漠。甚至在萧何走近时,他特地转过身来,对着萧何冷哼了一声后说道:“这回我去九江打英布去了,你萧大人在京城里可得好好干好各方面的工作!”
本来,刘邦这话说得倒也没啥毛病。毕竟萧何身为丞相,掌管着整个京城的大小事务,繁杂而重要,他肩负着保卫京城和维护局势稳定的重任,有责任把各项工作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可此时,配上他那冷漠得近乎陌生的表情,这与他往日那随和宽厚、处处关心兄弟的风格就大相径庭了,显得十分阴阳怪气起来!就好像他们之间多年的情谊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萧何完全不明白刘邦何意。他站在那里,心中满是疑惑和不安,总觉得刘邦对他有看法。那股寒意似乎从刘邦的眼神中直接蔓延到了他的心底,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回到家中,萧何思绪纷纷,久久无法平静。他反复思索着自己近日来的言行举止,试图从中找到刘邦态度转变的原因。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平日里兢兢业业,一心只为刘邦和萧家的荣耀奔波,为何如今会落得如此境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于是,他便找了个机会,悄悄避开其他人,来到了张良的住处。在一片静谧的角落,他拉上张良走进了一处更为静谧的偏殿,那里仿佛能隔绝外界的所有喧嚣。
一进去,萧何便小声而焦虑地向张良问询:“子房,皇上这回对我这么客气,到底是咋一回事儿啊?”那声音中透露出的无助和困惑,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张良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仿佛早已洞悉一切。他看着萧何那疑惑不解的表情,缓缓说道:“皇上不是对你的工作不满意,而是太满意了!萧大人若继续如此下去,恐怕皇上就要对不起你啰!”
萧何听闻此言,更是大惑不解,他愣愣地望着张良,那眼神中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切地希望从张良口中得到答案。
张良便详细地向他剖析着局势,指出如今萧何在京城威望日盛,功绩卓着,就像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难免会有“功高震主”的可能性。刘邦可能是对他不是太放心,才会有这般反常的举动。
萧何听后,顿时恍然大悟,恍若从一场迷雾中清醒过来。他的额头不禁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他连忙焦急地问张良:“那我该怎么办呢?”那急切的眼神中,透露出他此刻的焦虑和不安。
张良浅笑着说道:“那还不简单!反污己身即可!萧大人你这回就趁皇上外出征讨英布之机,做点儿事出来让他放心呗!”
萧何心领神会,他深深地点了点头,那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决然和坚定。他微微躬身,作揖谢过张良后,便转身离去。此时的他,心中已然有了明确的计划。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在刘邦外出平叛期间,做出一番能让刘邦安心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并非一心只在于朝堂权力之争上,从而来消弭刘邦心中的疑虑,守护住他们之间多年的情谊和大汉的基业。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大谋谋天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