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谋天下

第96章 随秦王东征(五)(2 / 2)

夏军的步伐坚定而迅速,很快就抵达了滑州。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见状,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毫不犹豫地打开城门迎接他们入城。己卯(二十一日),军队的行军队伍继续向前推进,终于来到了酸枣。窦建德的军队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他们先后攻陷了管州,在管州城中,刺史郭士安惨遭杀害。窦建德的军队并未就此停下脚步,他们继续进攻,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和高昂的士气,顺利地拿下了荥阳、阳翟等县。为了加快进军速度,他们采用了水陆并进的战术,用船运粮,源源不断地为前方提供物资支持,确保军队的后勤供应充足。

与此同时,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也开始行动起来。他派遣手下的将领郭士衡率领几千兵马迅速与窦建德会合。当两军汇聚在一起时,场面可谓宏大壮观,共计十几万人。虽然他们号称有三十万,但实际的人数或许稍有出入,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战场上形成的强大压力。他们在成皋东原扎营,占据了这片险要之地。为了做好后续的作战准备,他们还在板渚修筑起了宫室,这不仅是一个作战的据点,也是他们与后方联系的指挥中心。王世辩派出使者,源源不断地与王世充互通消息,时刻关注着洛阳城内的战况,试图寻找机会,一举打破唐军的围困。

而在之前,窦建德为了缓和局势,还曾写信给李世民,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场纷争。他在信中言辞恳切地希望唐军退到潼关,退还已经夺取的郑国土地,重新修好睦邻关系,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恢复往日的和平。面对这样的请求,李世民在秦王府中召集将佐商议此事。李世民站在营帐之中,身姿挺拔,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将士们围坐在周围,气氛热烈而紧张,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众将佐大多提出避开窦建德的兵锋,认为窦建德刚刚取得胜利,士气正盛,不宜与之正面交锋。他们担心,一旦与窦建德的军队正面冲突,唐军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从而影响整个战局。然而,郭孝恪却站了出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果断,大声说道:“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为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似乎是上天注定要让他们这两个势力一同灭亡。我们应当凭借虎牢之险,严密抵御窦建德,视具体情况灵活应对,如此一来,定能成功打败他们!”郭孝恪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营帐内的沉闷气氛。

记室薛收也连忙附和:“王世充把守东都,仓库储备充实,统领的军队精锐无比,皆为江淮地区的佼佼者。如今他们的困境仅仅是缺粮而已。正因如此,他们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坚守又难以持久。而窦建德率领大军远道赴援,必定也会尽出其精锐。如果我们让窦建德的大军顺利抵达此地,那么两支敌寇将会合兵一处,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到那时,大战一旦展开,将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我们统一天下的日子也将变得遥遥无期。所以,现在我们应当分兵围困洛阳,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倘若王世充出兵,我们要小心应对,避免与其正面交战。而大王您则应当亲自率领最为骁勇精锐的部队,率先占据成皋这一战略要地。在做好充分准备后,等待他们前来,以逸待劳,如此这般,必定能够克敌制胜。一旦我们打败了窦建德,王世充自然也会因失去援兵而败亡,不出二十天,我们就能够擒获两位国君!”薛收的分析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在场的许多将领都不禁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这一番言论,深深契合了李世民的心意。李世民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然而,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人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我军目前疲惫不堪,士气正低。王世充凭借着坚城,顽强固守,想要快速攻克并非易事。而窦建德刚刚取得胜利,挟胜利之势而来,士气高昂,锐不可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若腹背受敌,将会陷入极为艰难的境地。所以,我觉得不如撤兵保守新安,等待更为合适的时机。”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唐军已经连续作战多日,士兵们身心俱疲,而窦建德的军队又来势汹汹,确实给唐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世民却眼神坚定,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坚定地说道:“王世充如今已损兵折将,并且粮草也已消耗殆尽。他麾下士气低落,人心离散,上下之间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无需再花费过多的气力去攻打,完全可以坐等他自行溃败。而窦建德刚刚打败了孟海公,在这场胜利的喜悦中,他的将领们难免会滋生骄傲的情绪,此时的士卒们想必也已经疲惫不堪。我们占据了虎牢这一险要之地,就仿佛扼住了他的咽喉。倘若他胆敢冒险与我军决战,我们凭借着居高临下的地势,定能轻而易举地打败他;倘若他犹豫不决,不敢前来交战,那么用不了十天半月,王世充就会因为内部崩溃而自败。届时,我军在破城之后,兵力自然会得到补充和增强,士气和军势也会倍增。如此一来,我们便能一举打败这两个强大的敌人,成就一番千秋伟业。这一战,势在必行!倘若我们不能迅速进军,一旦窦建德进入了虎牢,而各城又刚刚归附,他们必定无法坚守,那么整个局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两敌一旦合力,他们的势力必将变得异常强大,到那时,我们恐怕再无任何可乘之机。我的计划已定,无需再更改!”李世民的话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他的声音在营帐内回荡,仿佛给每一位将领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面对窦建德联军日益逼近的严峻形势,李世民深知必须牢牢抓住主动权,争取在正面交锋中迅速击败窦建德 ,方能确保战略全局的胜利。屈突通等人再次恳请解除洛阳之围,期望凭借险要地势观察敌人动态,等待更为有利的出击时机。然而,李世民对他们的提议未予应允。于是,李世民果断做出决策,将军队一分为二。一方面,由屈突通等人协助齐王李元吉,继续包围东都洛阳,持续对王世充施压,让其无暇东顾;另一方面,李世民则亲自率领三千五百名精锐之师,浩浩荡荡向东奔赴虎牢。

李世民于正午时分踏上征程,军队一路疾驰,先经过了北邙,那北邙的山脉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雄伟,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在为这支英勇的军队送行。随后,他们抵达了河阳,稍作休整后,便沿着道路取道巩县,向着虎牢一路进发。王世充登上洛阳城楼,极目远望,他清楚地看到了唐军行动的踪迹,但面对唐军的行动,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他完全不清楚唐军的真实意图,不禁心生恐惧之意,唯恐自己中了唐军的诱敌之计,从而遭受伏击。因此,即便他的心腹将领们都纷纷请战,他也不敢轻易出城交战,只是僵持在洛阳城内,静观局势的发展,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大谋谋天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