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窦建德再也无法忍受凌敬的长篇大论,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高声喊道:“来人呐!”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怒吼,让整个营帐都为之一震。
随着窦建德的命令,几名侍卫迅速冲进营帐,他们面无表情地走到凌敬面前,毫不客气地将他架了起来。凌敬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他惊愕地看着窦建德,试图再做最后的挣扎。
“大王,您听我一言啊!”凌敬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绝望和不甘。
然而,窦建德此时已经听不进任何劝告,他挥手示意侍卫们将凌敬带出营帐。侍卫们遵命而行,毫不留情地将凌敬拖出了营帐,留下他的呼喊声在空气中回荡。
凌敬被架出营帐后,只能站在营帐外,眼睁睁地看着夏军在窦建德的决策下一步步走向未知的命运。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惋惜,他的谋略和智慧在这一刻似乎都失去了作用,被众人的短视所掩盖。
就在这紧要关头,窦建德的妻子曹氏站了出来,她目光坚定,神色凝重,言辞恳切地对窦建德说:“祭酒凌敬的这番话,可谓是至理名言,绝对真实可信,让人无法不遵从啊!大王您请看,目前的局势对我们极为有利。您可以从滏口出兵,趁着唐国后方兵力空虚之际,率领大军如长蛇般连营而进,逐步攻占山北的并、代、汾、晋等广阔地域。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借助突厥的强大兵力,向西抄掠关中地区。如此一来,唐军必然会因后方受到威胁而不得不回师自救。如此一来,郑国洛阳之围岂不是自然而然地就解除了吗?
然而,如果我们在此地长时间犹豫不决、徘徊不前,不仅会让将士们的士气逐渐消磨殆尽,而且军队的财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枯竭。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想要成功攻占洛阳,都将变得遥遥无期了啊!”曹氏的这一番话语,条理清晰,分析得十分透彻,充分展现出了她的智慧和远见卓识。她希望丈夫能够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此时的窦建德却已陷入了自己设下的固执之网,难以挣脱,他的心中被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冲动所蒙蔽,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
窦建德听后,却不以为然地反驳道:“这不是一些没有见识的女人所能懂得的道理!如今我来救援郑国,而郑国如今危在旦夕,行将灭亡。我如果此时弃他们而去,那我岂不是在敌人面前示弱、背信弃义之人,这种事情我是万万不会做的!再说了,一旦我们打败了唐军,这郑国不自然就成了我囊中之物了吗?我这一番平定天下的计划,只在这决定性的一役之中,岂是你们这些目光短浅之人所能看见和理解的!”窦建德的语气坚定而固执,他坚信自己的判断,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向危险的边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而在另一边,李世民的阵营内也传来了新的情报。一名唐军密探神色慌张,匆忙跑来报告秦王李世民:“窦建德探听到唐军的草料已经用完,现在他们正在黄河以北的广袤草原上放牧马匹,似乎是准备对咱们的武牢发动突然袭击!”李世民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必须谨慎应对。
五月戊午(初一),李世积站在李世民的营帐之中,神色沉稳而自信,他缓缓开口向李世民献计:“秦王,如今这窦建德虽然探听到咱们草料用尽,看似得到了进攻的机会,但这恰恰是他们自投罗网的好时机。我们可以将计就计,以引动夏军上钩,然后寻找破敌的绝佳机会。具体做法的话,我们可以派兵向北渡过滔滔黄河,接着从南面悄悄地逼进广武,在合适的地点留下大约一千多匹战马,让它们在那黄河岸边悠闲地吃草,以此种方式来引诱窦建德”。
李世民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他深知李世积的计策十分精妙,若能成功实施,必将给窦建德致命一击。
己未(初二),阳光再次洒在黄河边这片紧张的战场上。窦建德真的探得唐军果然在广武牧马,他那心中按捺许久的杀意瞬间爆发出来,不顾一切的,他再次倾巢而出,带着那种孤注一掷的疯狂。大军从 板渚出牛口列战阵,阵容严整、声势浩大,整个夏军北靠着黄河那磅礴的气势,西临着汜水那悠长的深水,南连着鹊山,那阵势,连绵二十里。一声令下,他们便擂鼓三通,奋勇向前,那场面,如同下山猛虎,似是想要一举踏平李世民的营帐,彻底拿下这唐军,一雪前耻。战场上,夏军士兵们呐喊着,挥舞着兵器,气势汹汹地朝着唐军阵地冲来,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大谋谋天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