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大地一片寂静,只有马蹄声在夜空中回响。他们不顾疲惫,一路疾驰,于短短一夜之间,便来到了颉利可汗驻地铁山附近。此时,漫天风雪肆虐,狂风夹杂着雪花,如同无数利刃在空中飞舞。能见度极低,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白茫茫一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冰雪吞噬。
颉利可汗的营帐中,却是一片欢声笑语。颉利可汗正惬意地款待着唐俭一行,毫无半点戒备。他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地骗过了大唐,沉浸在即将逃脱困境的幻想之中。他端着酒杯,与身边的亲信们畅饮,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完全不知道危险已经悄然降临。
前锋苏定方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他率领着两百名前锋,如离弦之箭般向突厥大营奔袭而去。他们的心跳在加速,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当他们离突厥军队驻地仅有七里时,被突厥巡逻的士兵发现。巡逻士兵惊恐万分,火速将这一消息报告给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闻言,满脸的不可置信。他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满是惊慌。他怎么也没想到,唐军竟会在此时发动奇袭。他猛地起身,手中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的声音在颤抖:“唐军?他们怎么会来?”
苏定方率领着这勇猛的两百人,如同猛虎下山般杀入大营。他们手中的刀剑在风雪中闪烁着寒光,如同死神的镰刀。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突厥士兵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但哪里逃得过大唐勇士的铁蹄。唐俭也趁乱逃了出来。
颉利可汗在慌乱之中,才仓促带领亲卫撤退。他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着被火焰吞噬的营帐,心中满是不甘。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而这个错误,将让他失去一切。
风雪依旧肆虐,但大唐的勇士们却在这风雪中,书写了属于他们的传奇。
李靖听见苏定方成功突入敌寨的消息后,顿时精神大振,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他猛地一挥手中的马鞭,高声喝道:“全军出击!”声音在风雪中回荡,如同战鼓般激励着每一位唐军将士。唐军骑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向突厥大营,战马的嘶鸣声、刀剑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天动地。
突厥部众此时群龙无首,军心大乱。颉利可汗的仓皇逃窜让整个营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士兵们各自为战,场面一片狼藉。他们在气势如虹的唐军骑兵的猛烈冲击下,很快就溃不成军,四散奔逃。唐军的铁蹄无情地踏过,将突厥的抵抗彻底粉碎。
这一战,唐军战果辉煌。李靖指挥下的唐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所向披靡。他们消灭了突厥士兵数万,缴获了无数辎重物资,战场上堆满了突厥的旗帜和武器。与此同时,李世绩率主力大军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稳稳地堵在突厥北窜的要道碛口。在李世绩的指挥下,唐军奋勇作战,士气高昂。他们如同铜墙铁壁,将突厥的残余势力牢牢困住。突厥的大酋长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率众投降。众多部落纷纷丢盔弃甲,选择投降,他们深知,大唐的军威是不可阻挡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一战,唐军共俘虏五万余人,缴获牛羊马匹无数。战场上,唐军的旗帜高高飘扬,胜利的欢呼声回荡在天地之间。颉利可汗率领着残兵败将,一路逃亡。他妄图投奔吐谷浑,以寻求庇护,却不知命运早已将他逼入绝境。他的心中充满了绝望,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如今却成了丧家之犬。
当逃至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北的沙钵罗部落时,颉利可汗已经筋疲力尽。他本以为这里可以成为他的避难所,却没想到等待他的是一张天罗地网。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领唐军精锐,早已在此等候多时。颉利可汗被生擒,随后被送往长安。捷报传至长安,整个大唐瞬间举国欢腾。长安城内,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他们庆祝着这场伟大的胜利,庆祝着大唐的荣耀。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激动不已,他满脸喜悦地说道:“从前的耻辱,今天终于洗雪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颉利可汗在逃亡路上被李积部下所擒,押送至长安后,被唐太宗关在囚车里游街示众。唐太宗戏称其为“赏王”,这一称呼,既彰显了大唐的威严,又带着一丝对颉利可汗的嘲讽。曾经威风凛凛的颉利可汗,如今只能在囚车中接受百姓的唾弃。
至此,强大的东突厥汗国被唐军一战而定,唐朝军威,响震四方。大唐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象征着无上的荣耀和威严。这一战,不仅消灭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更让大唐的威名传遍了整个世界。
东突厥灭亡之后,大唐以其地设置单于、瀚海两个都护府,以此管理草原民众。
不仅如此,草原部落也为大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士和牧马,这些年轻的战士加入唐军后,为大唐的东征西讨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而那数不清的牧马,则成为唐军的战略资源,为大唐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唐太宗也在这场大胜之后,在周边国家树立了强大的威望,被尊为 “天可汗”。这在汉人王朝之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开创了大唐盛世的辉煌篇章,让大唐的威名传遍四方,令无数国家心生敬畏。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大谋谋天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