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50年代

第76章 视察基地(2 / 2)

王汉林说:“那这件事情就听指导员的,以后所有得的野猪毛子到150斤之后全部杀了,杀完之后如果能卖出去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全部做成腊肉。”

小队长说:“这些事情指导员已经做吩咐了,我们也在做着实验。”

王汉林点点头说:“挺好的!”又问:“那些傻狍子还有多少了”

这个小队长说:“前些天我们又得到了一些,按照您的想法,我们把这些鹿都安排到了这一片区域,在这一片区域,我们准备过年再扩大一些围栏在做结实一些,加高一些,这样野生动物想进来就更难了。”

“这得安排秋天以后,上冻以前在整个种植基地四周建一些木克楞,就是东北过冬那种半层在地下半层在地上那种木头屋子,然后安排人在这些木头屋子里,当做值班儿房,冬天无论是野猪还山大王来,有这些木刻楞在,有保卫人员都是一种警戒手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汉林说:“那无论是谁在这里值班儿守卫,子弹和后勤一定要保障好,到冬天这里也会大雪封山,万一遇到大雪封山没有枪支弹药,没有后勤的状况,那是很危险的!”

小队长说我们大队长已经都做了安排,等到冬天,我们在这里值守之后,这里面我们的后勤都会跟得上的。”

王汉林又参观了养殖区的住宿环境和食堂后勤状况都做到心中有数,之后骑着摩托三轮儿就去了水库。

到了水库那里找到了水库的大队长和大队长沟通,在过年期间大约能捞出多少鱼来,这位大队长说:“院长,最近我用网打了一批鱼,这批鱼我看了都长到一斤以上了。到过年前,估计都能长到三斤左右”

王汉林想到三斤就足够了,王汉林问这个水库的养鱼的大队长说:“网都准备了吗?过年的时候咱们可能要打鱼了。”

这位养鱼的大队长叫邓大刀,简称邓大队长。这位邓大队长说:“院长,我在咱们基地的员工当中找了几位会冰上捕鱼的人,这些员工原来在东北也都会冰上捕鱼,就是打洞那种。”

王汉林说:“那都询问这些员工之后把该准备的东西要提前准备,咱们到冬天之后,咱们整个基地能出产品的地方除了养殖区最大的就是你这里了。”

“等到了冬天之后,养殖区也可能出不了太多的咱们基地的产品了,你这里是最大的出产品的源头,你一定要做好这种准备。”

“如果需要人来干活就向指导员做申请,该申请就申请,全基地的所有的人和马都为你做准备,做后勤,你需要多少就安排多少。到时候我们需要的鱼重量指标交给你之后,你要保证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说整个基地会打鱼的人,你应该都找到你这里来。你要向指导员去做申请,要调到你这里会打鱼的人,大概率就会养鱼,他不会养鱼,他也知道最基本鱼生存的特点和习性,他知道这一点对你水库的养殖和以后的打鱼都很重要,所以说物尽其职是最重要的。”

这位邓大队长听见院长这么说之后,他有些恍然大悟,这才理解了上级领导让这位这么年轻的人做院长这是有道理的,我们为什么不会这么想问题?专业的人,做专业事。

原来部队打仗中会运用,怎么到了地方就不知道怎么运用了呢?

王汉林看着这位大队长说:“你也不要负担太重,有困难大家一起去解决,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上报上来找我,找指导员都可以,我们会为你解决的。如果我们都解决不了,那就汇报到上级,上级要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那就放下另走他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条小道儿,咱们能走得通。”

王汉林说完这番话之后就出了水库,骑着三轮摩托去了矿石区。

这个采矿区有的人叫矿石区,有的叫雕石区叫什么的都有,王汉林看祥子这基地的所有部门儿是不是要统一划分一下,不然以后叫什么的都有也不好管理呀。

这件事情回去跟指导员说一下,叫指导员儿统一做一下吧。

王汉林到了采矿区后,看见采矿区的人井井有条,有的在采矿,有的破大石,有的能干雕刻的工作,就坐在轮椅上或者凳子上坐着雕刻。大家的心气很足,王汉林看着这些人的产品,看着这些人的成果。

每到一处之后,大家都跟王汉林热情的打招呼,总是把兜里最好吃,认为最好的那一部分拿给王汉林。

王汉林也知道现在大家都难呐,因为这每一位员工的后面可能还有家属,虽然他不回去,回不了家,是因为回到家之后还没有现如今过的好,回到家只能给家庭带来负担,所以说大家挣了钱或分了物资,大多数的人都会寄给自己的老家去了。

王汉林也理解这一点,这时的我国是很艰难的。

穿不暖,吃不饱的状况是常在的,但是和基地相比,基地是幸福的。

可是这些东西远远没达到王汉林的标准。

王汉林站在采矿区的一个山坡上看着这一片矿石区,看着这些努力工作的人们,自己转身骑上摩托车就走了,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好!

喜欢穿越在50年代请大家收藏:穿越在50年代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