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与李世民

第176章 佑安大学选专业(1 / 2)

在佑安年满十八岁的那个夏天,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似乎比往年都要更加灿烂耀眼。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佑安的成人礼轻声吟唱。此时的佑安,身形已出落得英俊挺拔,就像一棵苍劲的青松,稳稳地屹立在时光的洪流之中,身姿笔挺,气质卓然。

他的面容,是父母基因的完美融合。继承了父亲李世民剑眉星目的英气,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又有着母亲晓晓眉眼间的灵动,笑起来时,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温暖与亲和,这样独特的气质,使他无论走到哪里,在人群中都格外引人注目。

而家中的小公主念初,这时已经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了。她就像一只活泼的小鹿,浑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古灵精怪的模样惹人喜爱。念初总能用她那无邪的笑容和天马行空的想法,为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开心果。

正值大学报考季,佑安站在了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面前是专业选择的难题,这让他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一家人围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中,柔和的灯光倾洒而下,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温馨。桌上摆放着一盘盘精致的水果和点心,果香与甜香相互交融,弥漫在空气中。

窗外,绿树成荫,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与室内热烈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好的画面。李世民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佑安,率先打破了沉默:“儿子,你的想法是什么?我们都想听听。” 晓晓也微微颔首,眼中满是关切与期待。念初则坐在一旁,晃着两条小腿,睁着大眼睛,好奇地参与进这场对她来说有些深奥的讨论 。

李世民坐在客厅那张颇具年代感的实木沙发上,姿态闲适又不失沉稳。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那是一只古朴典雅的青花瓷,触手生温,纹理细腻,一看便是珍藏许久的爱物。盏中茶香袅袅升起,丝丝缕缕,萦绕在他的周身,与他深邃的眼神一样,充满了期许。

“儿啊,”李世民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又饱含着对儿子的殷切关怀,“以你的才学,不如选历史专业。你从小就对史书典籍爱不释手,那些古人的智慧和故事,你总能品出不一样的韵味。好好钻研古今之事,将来定能有所建树。”他微微前倾身子,目光紧紧锁住佑安,话语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深厚情感,在他心中,历史如同一面明镜,能照见兴衰成败,指引后人前行。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从历史的长河中领悟了无数的治国安邦之道,深知其价值所在。他相信,佑安若投身其中,必能汲取古人智慧,成就一番非凡事业。

佑安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身子微微前倾,认真地聆听着父亲的话语。闻言,不由得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爸,历史确实很有魅力,”他顿了顿,眼中流露出一抹追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总是让我心驰神往。小时候您给我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故事,我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时代。”他微微叹了口气,坐直身子,眼神变得坚定而炽热,“但我更想选计算机专业。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一天都有新的突破和变革。我对编程、人工智能特别感兴趣,那些复杂的代码在我眼中就像是神奇的密码,能开启一个个全新的世界。我想在这方面深入学习,探索其中的奥秘,说不定以后还能为这个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好奇,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计算机领域里大展宏图的未来。

李世民闻言,原本平和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形成几道浅浅的沟壑。这些年,他一直努力融入现代社会,尝试理解各种新事物,但对计算机这类新兴科技产物,仍是一知半解。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那些冰冷的机器和密密麻麻、如同天书般的代码,远不如历史来得实在和有意义。历史是鲜活的,是无数先辈用热血与智慧书写的篇章,每一个字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教训。

“计算机?这能有什么用?”李世民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与疑惑,轻轻摆了摆手,似乎想要挥去心中对这一专业的陌生感,“不过是摆弄些机器和代码,哪有钻研历史来得实在。从古至今,朝代更迭、兴衰荣辱,其中的智慧和经验,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能让人看清前路,不迷失方向。”他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对历史的执着与坚守。

晓晓一直坐在一旁,安静地聆听着父子俩的对话。此刻,见气氛稍有僵持,她连忙放下手中的水果盘,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和声细语地打圆场道:“皇上,时代不同啦。”她亲昵地称呼着李世民,语气中带着几分劝慰,“计算机专业现在可热门着呢,在当下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且,这专业就业前景也广,佑安以后的发展空间很大。”她目光转向佑安,眼神中满是信任与鼓励,“佑安既然有兴趣,我们就应该支持他。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有兴趣才会有钻研的动力,才能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念初原本正坐在地毯上摆弄着自己的玩具,听到大人们的讨论,她一下子来了兴致,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站在沙发旁。她扬起那张天真无邪的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在灯光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满是稚气地附和道:“就是就是,哥哥喜欢的肯定没错!”她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点头,小辫子也跟着晃来晃去,“我觉得哥哥学计算机肯定超厉害!以后还能帮我做出好多好玩的游戏呢!到时候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超有趣的游戏啦!”念初的话,像一阵轻快的风,瞬间吹散了空气中那一丝紧张与凝重,让气氛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佑安满怀感激地依次看向妈妈和妹妹,眼神中满是温暖与谢意。妈妈的理解包容,妹妹的天真支持,都如同春日暖阳,给予他莫大的力量。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把目光转向父亲,耐心地解释起来。

“爸,计算机可不只是摆弄机器这么简单。”佑安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比划着,试图让父亲更直观地理解,“它有着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您看现在的互联网,无论相隔多远,信息都能瞬间传播,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还有人工智能,它的潜力更是无限,能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复杂难题。在医疗领域,能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高治疗的准确性;交通方面,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缓解拥堵,让出行更高效;教育上,在线课程打破了地域限制,让知识触手可及;科研中,超级计算机助力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攻克技术难关。可以说,从日常生活到前沿科学,到处都有计算机技术的身影。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为我们创造无数的可能性。”佑安的眼中闪烁着对计算机技术的热爱和执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片领域中的广阔天地,那里充满机遇与挑战,正等待他去开拓。

就在这时,家里的智能音箱突然自动播放起一段新闻,清脆的电子音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近日,科研团队成功利用计算机算法还原古代建筑,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建筑重焕生机;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解读历史文献,大大提高了历史研究的精准度和效率。这一成果,实现了古代科技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李世民原本微微蹙着眉头,认真地听着佑安的讲述,此刻,听到这段新闻,心中不禁猛地一动。他原本以为,历史与计算机这两者风马牛不相及,自己一直钟爱的历史,是古老而厚重的,承载着千年的记忆;而计算机则是冰冷的现代产物,充斥着各种复杂的代码和技术。却没想到,二者竟能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计算机技术不仅没有破坏历史的韵味,反而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让古老的历史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原来计算机还能与历史相关?”李世民喃喃自语,声音虽轻,却满是难以置信与新奇。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新的光芒,那是对未知领域产生兴趣的光亮。过去,他对计算机的认知仅停留在新兴科技、冰冷机器的层面,如今才惊觉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者竟能产生奇妙的链接,这个发现让他的内心掀起波澜。

佑安敏锐地捕捉到父亲态度的微妙变化,见状,立刻趁热打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言辞更加恳切:“爸,您看,计算机和历史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能够快速分析海量历史资料,挖掘出以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利用3D建模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历史变得更加立体、直观。我学了计算机,就能从全新的技术角度去研究历史,用这些技术手段揭开更多历史谜团呢。”他越说越激动,双手在空中有力地挥舞,“这样一来,咱们家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能与时俱进,通过现代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历史,把咱们家的历史传承更加发扬光大啦!”

李世民闻言,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紧紧盯着佑安,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那光芒炽热而纯粹,承载着对未来的憧憬,满溢着热爱与执着。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同样怀揣着壮志雄心,在历史的洪流中拼搏,此刻,他仿佛从儿子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终于,他微微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和期待:“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为父便支持你。”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其中蕴含的信任与鼓励让佑安心中一暖,“只是这计算机专业路途艰辛,前沿知识不断更迭,技术难题层出不穷,你定要刻苦钻研,持之以恒。莫要辜负自己的志向和家人的期望。”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儿子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身影,心中满是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