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第2章 入宫面圣,状况百出(1 / 2)

林宇,此刻得称他为房遗爱了,跟着传旨太监一路往皇宫走去。

他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砰砰”直跳。这可是去见唐太宗李世民啊,那在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万一一个不小心说错话,脑袋可就没了。

一路上,房遗爱忍不住悄悄打量这皇宫。只见那宫殿巍峨耸立,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透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房遗爱忍不住低声嘀咕:“乖乖,这可比电视剧里看着气派多了。”

传旨太监听到了,回头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房公子,这皇宫之内,还请谨言慎行。”房遗爱赶紧点头,赔着笑脸说:“公公教训得是,是我疏忽了。”

终于到了殿外,传旨太监进去通报。不一会儿,里面传来一声:“宣房遗爱觐见。”房遗爱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衫,迈着有些颤抖的步子走进殿内。

一进去,就看到高高在上坐着的李世民,身着龙袍,头戴皇冠,不怒自威。两边站着一群大臣,房遗爱一眼就认出了房玄龄,还有几个看着眼熟,应该是历史书上常提到的。

房遗爱“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大声说道:“草民房遗爱,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关切:“房遗爱,听闻你近日身体不适,今日可好些了?”

房遗爱抬起头,挤出一丝笑容说:“回陛下,托陛下的福,臣已无大碍。只是之前不小心摔了一跤,脑袋受了点伤,好多事都记不得了。”

李世民微微皱眉:“失忆了?这可不是小事。你且说说,还记得些什么?”

房遗爱心里一慌,心想:“这可怎么说啊?”但嘴上还是赶紧说道:“陛下,臣记得自己是房玄龄之子,也知道如今是贞观盛世,陛下圣明,带领大唐走向繁荣昌盛。至于其他的,臣实在是脑袋一团浆糊,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李世民一听,不禁笑了:“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失忆一事,朕会差太医再为你诊治。只是你既为房玄龄之子,当为朝廷效力。你说说,对如今这大唐局势,有何见解?”

房遗爱心里叫苦不迭,这不是为难我嘛!但他眼珠子一转,突然想到现代学的一些经济知识,说不定能忽悠过去。于是他清了清嗓子说:“陛下,臣以为,如今大唐虽繁荣,但在经济方面,可进一步发展商业。”

李世民来了兴趣:“哦?说说看,如何发展商业?”

房遗爱壮着胆子说:“陛下,可在边境设立互市,与周边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如此一来,既能互通有无,又能增加朝廷税收。而且,咱们大唐的丝绸、瓷器,在他国可是稀罕物,定能大卖。”

李世民听了,摸着下巴思考起来。这时,一个大臣站出来,板着脸说:“陛下,万万不可。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乃是国策。若大力发展商业,恐百姓皆弃农从商,动摇国之根本。”

房遗爱一看,认出这是封德彝,历史上有名的老顽固。他赶紧反驳道:“大人此言差矣。臣并非要弃农,而是农商业共同发展。设立互市,并不会影响百姓务农,反而能让百姓通过售卖农产品,获得更多收入,从而更好地投入农业生产。”

封德彝气得吹胡子瞪眼:“你这小子,简直是胡言乱语。商业之人,重利轻义,若任由其发展,必将扰乱社会风气。”

房遗爱嘿嘿一笑:“大人,您这想法有些过时了。只要朝廷制定好规则,规范商业行为,又怎会扰乱风气?而且,通过商业往来,还能让他国见识到我大唐的繁荣昌盛,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世民看着两人争论,忍不住笑了:“好了好了,都别争了。房遗爱,你这想法倒是新颖。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房遗爱赶紧磕头:“陛下英明,臣只是一时想法,还望陛下和各位大人斟酌。”

这时,另一个大臣站出来,笑着说:“陛下,这房遗爱失忆之后,倒是变得有趣了些。只是这治国理政,光有想法可不够,还得有真才实学。老臣倒有一计,可考考房遗爱。”

李世民一看,是长孙无忌,便笑着说:“哦?长孙爱卿有何妙计?”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近日宫中正在筹备一场宴会,宴请各国使节。老臣想让房遗爱负责筹备此次宴会,一来可看看他的办事能力,二来也让他在各国使节面前,展示我大唐风采。”

房遗爱一听,心里直骂娘:“这不是坑我嘛!我哪会筹备什么宴会啊!”但嘴上又不敢拒绝,只能硬着头皮说:“陛下,臣愿一试。只是臣失忆之后,对宫中规矩了解甚少,还望陛下和各位大人多多指点。”

李世民点点头:“长孙爱卿此计甚好。房遗爱,你若能将此次宴会筹备妥当,朕必有重赏。至于规矩,你可向礼部官员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