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辽王

第67章 自古使然(2 / 2)

最近是好消息不断,先是柳峻来报,说是他已经和突厥诸部谈妥了互市的相关事宜,每年定额50万匹布和10万斤茶,纯利润300万银元左右,这还不算辽纺公司和辽农公司的利润!

然后何知远也派人从突厥传回来消息,说发现林丹汗虽然在大力训练骑兵,但是没有东进的趋势,反倒是和大梁长城边军起了几次冲突。

突厥不大举进攻,杨竞就有了喘息时间,他在疯狂的积蓄力量,包括但不限于黄金、银元、铁器和各种武器装备,他在为可能的与大梁的决战做准备。

杨竞判断,大梁朝廷肯定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一旦大梁内部失控,永安帝肯定会自己下手,自己现在的准备,到时候正好能派上用场。

内阁给杨竞的折子,也都是各种好消息,农业生产正常,预计今年还是个大丰收。省考和国考顺利,招录了150名进士和150名同进士。除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直接授予官职以外,其余的297人全部观政一年后再授予官职。

本来观政的时间是三年,杨竞没有那个耐心,直接缩短为一年。一个官员行不行,一年时间也就看出来了。

辽西郡的水灾也顺利度过去了,百姓已经补种了,秋天多少还有些收成。朝廷发的救济粮,还有杨竞和皇后吴青阳给的补贴,也足够百姓撑到明年的秋收。

损毁的河堤,工部报了60万银元的预算,工期一年。杨竞觉得时间太长了,要求缩短到八个月,为此,杨竞还追加了20万银元的预算。在杨竞看来,怎么的也得赶在明年春汛到来之前把河堤修好,不然不完犊子了吗?多花钱也是应该的。

辽藩可以说的上是政通人和了,不然杨竞也不会有闲心去和李氏厮混。这天杨竞正想着要不要去赤峰县看看互市的情况呢,李德全来报,“陛下,内阁来报,有三波人求见”

“三波人?”杨竞一愣,正常有官员求见,就说官职就行了,说“人”的倒是很少见啊,“都是何人啊?”

喜欢大梁辽王请大家收藏:大梁辽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