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辽王

第88章 报恩古寺(1 / 2)

雁门关外和云中郡外相距1800里,李锐内阁50里安排2名神策军士兵用于信息传递,这也是这个时代通信手段落后的原因导致了,这是传递信息最快的方式。

长安城东北,金碧辉煌的报恩寺已经伫立几百年了。这个古寺是大梁最早的寺庙之一。大梁取代前秦以后,大梁皇室将这个报恩寺确定为皇家寺庙,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修缮。

所以萧太后为国祈福,第一个选择的就是报恩寺。

时间回到七天前,赵德缺得到消息以后,提前就到了报恩寺附近进行布置。寺庙周围的贩夫走卒,都已经换成了赵德缺手下的老兵。甚至赵德缺用了关系,在报恩寺内部,都安排了十几名老兵装扮成僧人。

“大总管,这能行吗?报恩寺的僧人就那么多,咱们安排了十几名假僧人,住持慧海大师肯定知道啊”赵德缺的心腹、红线司指挥千户蒋福有些奇怪的问。

“知道咱家离京前,陛下给了咱家多少经费吗?”赵德缺问道。

“这个…小的不知”梁福奇怪的说,这种事怎么能告诉自己这种小吗喽。

“整整30万两白银的银票”李德全笑着说,“雇佣这500人花了10万两,打点河北到长安各路关卡用了5万两,剩下的15万两你猜干嘛了?”

“干嘛了?”蒋福傻傻的问。

“都给报恩寺主持慧海大师了”赵德缺冷笑道。

当初赵德缺找到慧海大师,还以为会很费劲,结果慧海大师根本不在意安排人干啥,也不问前因后果,只是伸出一根手指。

“大师,您的意思是,这个事没法商量?”饶是当了半辈子的太监、把察言观色已经刻到骨子里的赵德缺,也不知道慧海是什么意思。

“贫僧的意思是,一万两银子可以安排一个人”慧海大师和煦的说道。

“靠…”赵德缺实在是被惊的不行了,直接爆了粗口,不过赶紧找补,“大师智慧深不可测,小可手中恰好有15万银票,想着给大师填个香油钱”

“好说,施主功德深厚”慧海大师看到银票以后,笑的特别开心,“15个人的僧服、度牒,贫僧自然会安排得当的”

“大师误会了”赵德缺赶紧说道,“弟子们只想感受佛法,度牒是万万不敢要的”

听见赵德缺这么说,慧海大师更开心科,无他,就是因为度牒非常的值钱。在古代,僧人是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的,所以度牒简直是硬通货。

当初苏轼任杭州知府,要疏浚西湖和修建苏堤,给朝廷上书请求资金支持,朝廷给苏轼的就是100道度牒。

果然,听见赵德缺不要度牒以后,慧海大师更加的热情了,直接允许赵德缺剩下的几百人在报恩寺周边活动。赵德缺这才把500名老兵都安排在了报恩寺附近。

由于赵德缺把蒋福当成接班人培养,所以把这些事事无巨细的都讲给蒋福听。

“原来是这样”蒋福恍然大悟的说道,“干爹深谋远虑,儿子学到了”

“所以,这次行动,你要活着回去”赵德缺拍了拍蒋福的肩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