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辽王

第86章 战略定力(1 / 2)

其实杨竞不是不关心大梁和突厥的动态,毕竟那是关系身家性命的事情。他就是没办法,现在实力不足,只能继续苟着。猥琐发育,等待最后的胜利。

关于大梁和突厥之间的关系,杨竞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安排红线司去劫杀萧太后,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嫁祸突厥。

他心里知道,赵德缺的撤退路线只能是越过长城,走草原回赤峰。那么他让李锐带着神策军去装扮成突厥人接应,就是为了引起大梁和突厥人之间的嫌隙。

之前杨竞提出的走水路的撤退计划,其实是不可行的,4万备倭兵就会把沿海看的死死的,赵德缺只能有越过长城这一条选项。

但是杨竞还得把话说出来,虽然慈不掌兵,但是你也不能明晃晃的让手下去送死,肯定还是要给手下以希望的。

这任务要是真这么容易完成,杨竞会给执行任务的1000神策军士兵每人1000块银元?那可是总数100万银元呢,杨竞有钱也不会这么花,说白了,那就是买命钱。

杨竞和内阁六部研究完诸多事宜,就让大家都散了,只是把余成留了下来。

“敬中啊,刚刚长平六部里面提到了五部,就没有提到你的礼部,你不必在意啊。你做了多少工作,朕心里是有数的”余成是自己的得力干将,杨竞不得不略做安抚。

“陛下安心就是,臣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大局为重、相忍为国,这点臣还是能够做到的”余成真诚的说道。

“很好”杨竞满意的笑道,“敬中啊,这么多大臣里面,朕一直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不要让朕失望”

“臣粉身碎骨,难报陛下天恩”余成感动的跪地行礼。

“这是咱们君臣肚子里的话,你不要说出去,去办差吧”杨竞下了逐客令。

“臣告退”余成退了出去。

于成走后,杨竞起身,又来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看着山川形势,陷入了思考。

自己想苟在边疆去当藩王的日子恐怕不会持续太久了,无论是大梁,还是突厥,都会在一定的时候,全力的攻击自己,自己能够做的,就是保持住战略定力,在大战来临之前,尽可能的积累力量。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时候,哪怕杨竞想要安稳的做个富家翁,可能都做不到了,无论是外部的大梁、突厥,还是内部的军功集团、文官集团,都会推着自己往前走。

既然无法周全所有人,还是周全自己吧,杨竞算是下了决心。其实杨竞很多的经济行为,都是在为战争做准备,但是直接的军事准备不多。

“朕在等军粮成熟、经费充裕,大梁和突厥在等什么?”杨竞自嘲的一笑,“李德全,让兵部尚书宋武和皇家军事学院司业孙黎明天来见朕”

皇家军事学院是正三品的建制,主官是正三品的祭酒,不过是由杨竞兼任。负责日常工作的就是皇家军事学院的司业孙黎,司业是正四品的官职。

杨竞的打算是成立骑兵军管团和炮兵军管团,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基层军官先编入军官团,进行日常性训练,一旦有了大规模的战事,直接把军官团扩编成野战军。

任何时代,基层军官都是骨干,辽藩也是。现在辽藩不缺中高级的将领,但是基层军官特别缺,好在杨竞有先见之明,早些年开设了皇家军事学院,招录了大批的学员,能够补充基层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