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辽王

第109章 还得苟住(2 / 2)

“陛下,这很好推测”曾泰笑道,“大梁边军总数是15万,留下5万人进行最低限度的守备,最多出动10万人。即使按照这次大梁筹集到200万两白银的军费计算,也就只够10万人打两个月”

没办法,大梁的长城实在是太长了,东起燕山山脉,西到嘉峪关,总长度接近2万里,15万长城边军听着多,实际上分散到长城上,并不算多。

很多地方的防守,甚至还依赖当地的节度使的地方兵。所以曾泰才说,大梁最多出动10万长城边军。

“至于说攻击纵深200里,是因为200里是个安全的距离,超过200里,就很容易被突厥骑兵截断后路。大梁不傻,他们又不想灭了突厥,所以进攻距离不会超过200里。”曾泰以前是前秦的兵部侍郎,对军旅之事非常的熟悉。

“第二种作战方案,就是出动骑兵了”曾泰继续分析到,“就如同首辅大人所说,这次大梁打的是政治战,所以出动骑兵快进快出是个好办法,臣以为,大梁出动天雄军骑兵,去突厥劫掠一番,杀些百姓冒充功劳,是可能的。”

杨竞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道,“既然咱们猜测到了大梁的打算,就不能让大梁如愿”

众臣都正色起来,认真听杨竞的分析,他们知道杨竞在战略分析方面,可以说是天下第一。

“大梁和突厥开战,不管怎么说,咱们不能帮助突厥人,因为咱们都是梁族,这种出卖祖宗的事情不能做”杨竞首先定了调子。

吴晋等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同族内部怎么斗争,那是内部的事,但是不能勾搭异族,这是底线。就连原来是突厥的人的柳依也认可这个事,因为她就不把自己当突厥人了。

自从她被本族人欺压,被杨竞救了以后,她就把自己当成梁族人了,特别是她和杨竞还有了肌肤之亲,她更是把自己当成了杨竞的家人。

“其次,从已有的情报得知,大梁的财政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严重到只能维持,连发动一次像样的军事行动都得靠抄家筹集军费”杨竞笑道,“这样的大梁,肯定会想短时间内解决我们辽藩”

这个判断也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其实大梁的治理水平并不高,几千万的人口,九州81郡的土地(缺襄平郡),每年的财政收入竟然才1000余万两白银,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梁朝廷根本无法有效的治理基层。

要知道,辽藩只有一个襄平郡(当然了,后期又多了八个郡和五个道),一年的财政收入,还达到了250多万银元,竟然是大梁的四分之一,这还不算杨竞的收入。而且东部开发以后,辽藩的财政收入只能更高。

“现在时间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拖的越久,大梁内部问题就越大,真要是时间够长,咱们都可能拖爆大梁,到时候咱们入关,阻力和代价就会小了很多”杨竞笑道。

“还是陛下那句话,咱们得苟住”吴晋补充道。

“长平说得对”杨竞满意的点点头,“咱们还是要苟在边疆、苟在襄平”

喜欢大梁辽王请大家收藏:大梁辽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