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舆论危机后,百货商店的经营逐步稳定,但陈宇没有松懈,时刻留意市场动态,思考新的增长点。一天,陈宇在翻阅行业杂志时,一篇关于新兴电商模式的报道吸引了他的目光。报道中提到,沿海城市一些企业通过新兴的电子网络平台销售商品,打破地域限制,订单量飞速增长。这让陈宇意识到,电商或许是百货商店突破地域局限、实现更大发展的关键。
陈宇立刻召集团队开会,阐述自己的想法:“现在电商发展势头很猛,咱们不能只守着线下这一亩三分地。我想把百货商店的业务拓展到线上,大家怎么看?”
苏瑶露出担忧的神情:“线上业务和线下差别很大,咱们没有经验,技术、物流、售后这些方面怎么解决?而且,前期投入肯定不少,万一效果不好……”
刘峰也附和道:“是啊,咱们对电商了解不多,贸然涉足,风险不小。要是因此影响了线下业务,可就得不偿失了。”
王大力则保持观望态度:“电商确实是趋势,但正如苏瑶和刘峰说的,难度和风险都摆在眼前。陈宇,你再详细说说你的计划,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陈宇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技术方面,我打听过了,有专门的网络公司能帮咱们搭建线上商城,咱们招聘几个懂技术的员工负责日常维护就行;物流的话,和本地靠谱的物流公司合作,保证配送时效;售后也简单,培训一批客服人员,线上实时解答顾客疑问。至于投入,我算了笔账,虽然前期搭建平台、宣传推广需要不少资金,但长远来看,只要运营得当,收益肯定远超投入。”
听了陈宇的解释,大家陷入沉思。片刻后,苏瑶率先表态:“陈宇分析得有道理,电商的潜力咱们不能忽视。虽然有风险,但不尝试就永远没机会。我支持开展线上业务。”
刘峰挠挠头说:“既然苏瑶都支持,那我也没意见。陈宇,你就带着咱们干吧,我全力配合。”
王大力也笑着点头:“行,那就试试。我相信陈宇的眼光,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做好。”
得到团队的支持,陈宇干劲十足,立刻着手筹备电商业务。他四处打听,联系了一家口碑不错的网络公司,商讨线上商城的搭建细节。同时,安排苏瑶负责招聘电商运营和技术人员,刘峰寻找合适的物流公司,王大力着手制定线上业务的营销推广方案。
然而,筹备过程并不顺利。网络公司给出的报价超出预算,而且工期紧张,想要按时上线商城难度很大;招聘电商人才也不轻松,符合要求的应聘者要么薪资要求过高,要么对百货商店的发展前景心存疑虑,犹豫不决;物流公司方面,几家大公司都忙着和其他大客户合作,对百货商店这个新客户兴趣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