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先生

第100章 同窗(上)(1 / 2)

华夏人大概都熟知人生三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

苏俊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泛黄的纸张,每翻开新的一页,他的眼睛便瞪得愈发大,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专注,渐渐化为了震惊与叹服。

日记里那些奇思妙想,恰似一道道划破夜幕的闪电,令他的内心被强烈的震撼所填满。

他的嘴唇微微开合,时不时发出几声低低的惊叹:“好……不错……”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深深沉浸在这充满奇思的世界里。

终于,苏俊回过神来,微微欠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泰山大人,这日记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些想法天马行空,我绞尽脑汁都想象不到,您到底是如何得到这本神奇的笔记本的?”

莫老邪望向苏俊手中的笔记本,两眼泪汪汪,目光轻柔地抚过,仿佛在摩挲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往昔。

他眼眶渐渐泛红,泪水在其中打转,强忍着情绪,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哭腔:“他啊……你该叫他一声陈伯。清朝那会儿,我们一同在五华书院求学 ,那时候……”

莫老邪长叹一声,“哎……”这一声叹息,裹挟着百年的沧桑,悠悠从岁月深处飘来。他微微仰头,目光透过斑驳的时光,似是回到了往昔。

“那时我从园山寨来,你陈伯来自昭通大关。我俩都爱读书,求知若渴。”

“天天不是背着四书五经,就是琢磨着怎么写好八股文、研习诗文 。”

“那时候日子简单纯粹,每天除了读书,没什么烦心事,满心满眼就盼着能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突然有一天,报纸上登出义和团闹得正凶,大清向十一国宣战的消息,紧接着又听闻太后西狩。”

“那时,我俩都才十五六岁,年纪尚小,懵懵懂懂,对这些大事一知半解。可你陈伯不同,我瞧见他脸上悄然爬上了一丝忧虑,像是预感到了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

“没多会儿,联军就打进了京城。有个从京城逃回来的马锅头,在我们书院附近大谈所见所闻。”

“他说,洋人的枪炮厉害得很,八旗和清勇拿着大刀长矛冲上去,就像割麦子一样,成片成片地倒下。还有那些洋楼,以及各种新奇玩意儿,都是咱们从未见过的。”

莫老邪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愤怒与不甘:“我和你陈伯听着,心里都不是滋味。”

“那天晚上,我俩躺在书院的宿舍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你陈伯突然坐起来,说:‘贤弟,光读这些圣贤书,考个功名,好像救不了这国家。你看洋人的那些枪炮,咱们拿什么去抵挡?’”

“我当时也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接着说:‘我要学怎么造枪炮,怎么建坚船利炮。只有咱们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欺负。’从那之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四处打听有关造枪造炮的知识。只要有从国外回来的人,他就跑去询问,不放过任何一点信息。”

“后来,正好赶上朝廷选派留学生,去日本学习先进技术,你陈伯毫不犹豫就去报名了。”

“当时竞争极为激烈,可他凭借扎实的学识和坚定的决心,成功获得了留学日本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