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通古今,我助大将军平九州

第13章 浮躁的心(1 / 2)

正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

了解到他们的遭遇,相熟的人不禁唏嘘不已。

霍渊不是烂好心的人,毕竟当初霍家军十五万将士断饷断粮,挖野菜啃树皮吃的时候,雍州城没有一个人向他们伸出过援手。

百姓在城中,他守护好城池守护好百姓责无旁贷,如果百姓自愿离开,那么一切后果本该自己承担。

很快,与雍州城相邻的会州城百姓得知了雍州城免费发放救济粮的事情。

大量百姓涌入了雍州城,只为能领到一碗白粥续命。

会州百姓涌入雍州城,对城内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城内的治安势必会造成影响。

董荀派人请霍渊到府衙商议对策,特别是要解决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粮食问题。

雍州城百姓免费领白粥,外来的百姓也白领吗?买粮食的钱又从哪里出?

董荀最没底的就是霍渊到底有多少粮。

如果他们将前来投奔的人都留下,那么一旦断粮,雍州城将发生更大的暴动,其后果不堪设想。

霍渊思考了片刻道:“青壮年,可以让他们从军。这样餐食由霍家军解决,不占用城中百姓的口粮。”

“剩下的,可以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让他们不影响城内百姓,可以在城外划定区域,让他们自己建房,自己开荒种地。”

“有了住房,有了田地可以登记造册,成为雍州人,与城中百姓享有同样的待遇。”

“每天认真劳作的人,可以免费领取粮食,那些偷奸耍滑的不给粮食。”

董荀想了一下,觉得霍渊的建议可行。

第二天,董荀派人在雍州城外,会州城方向,划定了一个区域,作为外来人口安置区。

派专人负责登记外来人员信息,宣传劳动换取救济粥的政策,有工匠带着前来逃难的人建造房屋。

官府在城外架起了几口大锅,每日为参与劳作的百姓免费发放白粥。

见只要干活就有免费的饭吃,许多从会州逃难而来的百姓感动得痛哭流涕,直叫董大人是活菩萨。

可是被叫做活菩萨的董大人也遇到难题了,那就是没钱买粮了。

最近一段时间粮价疯涨,粗粮从原来的五文钱一斤涨到了一百文一斤,细粮从十五文一斤涨到了两百文一斤。

最重要的是,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粮。

要不是霍渊,董荀根本不知道去哪里筹措粮食。

第一次买粮,董荀给了霍渊一万两黄金。

起初,霍渊是命人每日送五千斤粮食到府衙,后来人变多了,就改成了每日送七千斤。

前前后后已经送了三十万斤粮食,再送二十天,那一万两黄金就用完了。

即使霍渊不说,他董荀也不能白拿粮食啊!

而如今雍州府衙的账上就只剩下十几万两银子了。

这旱情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董荀找府衙的师爷商议,师爷提议,让商人捐款,根据捐款多少赠送粮食。

现在,最贵重的就是粮食。

有些大户人家有存粮,但是也得省着吃,因为粮食如今有价无市。

师爷的提议果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