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兵上课,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体验。看着那些稚气未脱、眼神里充满了紧张和好奇的年轻面孔,我仿佛看到了当初刚刚入伍的自己。我把我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如何判断枪声来源、如何规避炮火、如何在丛林中辨别方向、如何处理伤口、如何在绝境中保持冷静……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我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让他们在未来的战场上,少流点血,多一分活下来的机会。
我的讲述,往往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感,没有丝毫的英雄主义渲染。这让那些听惯了口号和宣传的新兵们感到既震撼又……信服。渐渐地,不仅是新兵,就连一些钢七连的老兵,也会在休息的时候凑过来,听我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当然,关于最核心的秘密我依然守口如瓶)。
我和耗子等几个猛虎连的老兵,也逐渐用自己的行动和实力,赢得了钢七连战友们的尊重。耗子枪法准,作战勇猛,在几次小规模的清剿战斗中都表现出色。其他几个老兵也都是经验丰富、作风顽强的硬骨头。我们虽然人少,但凝聚在一起,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赵大海班长更是凭借着他那丰富的战斗经验、豪爽的性格和对弟兄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虽然嘴上很糙),很快就赢得了全班战士的拥戴。他和杨瑞副班长(之前设定为班长,现修正为副班长或排里的骨干)虽然风格不同,但配合默契,将一班带得有声有色,成了全连的标杆。
日子,就在这种紧张的对峙、小规模的冲突、艰苦的训练、以及逐渐的融入和磨合中,一天天地过去。
778高地周边的战斗也逐渐平息了下来。越军似乎被我们之前的猛烈攻势打怕了,暂时没有再发动大规模的反扑,只是不断地用冷枪冷炮进行袭扰,或者派遣小股特工进行渗透破坏。
我们的主要任务,也从之前的阵地防御,转为了更加主动的、小规模的清剿、巡逻和伏击。
这意味着,我们将要更加频繁地深入到那些危机四伏的丛林和山谷之中,与敌人进行更加近距离、更加凶险的较量。
我的腿伤,也在一天天地好转。虽然还不能完全像正常人一样奔跑跳跃,但拄着拐杖已经可以扔掉了,进行一些快速的战术移动也没有太大问题。
我知道,我重新投入到最激烈战斗的时刻,已经不远了。
而钢七连这把更加锋利、更加注重技巧的“尖刀”,也即将迎来它新的、更加严峻的考验。
我们,准备好了。
喜欢战地老兵李卫国的越战回忆录请大家收藏:战地老兵李卫国的越战回忆录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