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晋安王殿下遣人过来传话,说有要紧的事情,请您移驾东配殿。”
丁贵嫔闻言这才想起来,似乎从今天早上梳妆完毕到现在,就根本没见到自己这个儿子有在跟前露过脸。但是晋安王妃王灵宾和那个侧妃兰氏的有请过安拜过寿的,于是便以为萧纲又有什么麻烦事要自己善后,定是将寿礼放在了东配殿中请自己过去姑母,遂道:“不去,本宫累了,这就回去歇息,你们让他安生些吧。”
显阳殿女史宁静却替晋安王萧纲求情,道:“娘娘既然乏了,左右也是要回宫歇息的,不如顺道看看王爷到底给您准备了什么样的惊喜?您也知道的,咱们王爷素来最懂您的心思,什么时候让您灰心过?”
“你们倒肯替他美言,看来他在本宫身边可是没少使功夫呀!也罢——去看看,反正这顿午膳,是谁也没心思再吃了。”
丁贵嫔对次子萧纲的疼爱从来就与太子和庐陵王不同,这时因为心里倒刺挺立,既痛又甚是难堪,于是索性丢下这边的一摊事情不再过问,转而褪下礼服回到自己的显阳殿。才入东配殿的院子,就见次子萧纲一身便服,正在跟内侍宫女一起布置着屋内的筵席。
萧纲给母亲准备的筵席,也跟御膳房的宫宴不同——丁贵嫔一入内,就见满眼都是自己从前熟悉的菜肴。不是山珍海味,都是一些家常小菜,还有她在宫里让人按照儿时的法子腌制的泡菜,也装了两个盘子上来。萧纲上前来扶了她坐下,丁贵嫔心里感慨何止万千,先不说什么,只挟起一筷尝了,只觉酸辣中带着微微的甜味儿,着实爽脆可口,竟然跟自己身边的侍女做的完全不同,带出了几分儿时的意境,便不由润湿了眼角,问道:“这是谁做的?味道还挺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众人齐齐将目光投向晋安王,丁贵嫔似有些不信,萧纲便起身来,端了那碟子泡菜,摇头晃脑的说起了如何选枝叶如何腌制如何调味如何开坛。待他说完了,丁贵嫔这才放下筷子,取了广袖中的丝帕掖了一下眼角,叹道:“今日一早,我就知道这满京城的人都进宫来跟我贺寿。可是再没有第二个人如你这般,能想到我到底想怎样庆生。”
晋安王萧纲一挥手,众人都识趣的退了下去。母子二人就着桌上暖洋洋的红泥小炉,一面尝了尝菜色,再斟上滚烫的红糯水酒,萧纲颇为亲昵的凑前跪下,这才嬉笑道:“那是母妃不知道,儿臣最近手头紧,置办不起像样的贺礼,所以只得亲自学了这些小伎俩,只求以后每年母妃的寿辰,都肯赏脸让儿臣孝敬。”
丁贵嫔望着他,并没有立即回言。她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谋算——若能留在京城,谁肯大老远被发配去封地?雍州又在偏远苦寒的黑水河以西,被大梁百姓们称作荒服之地。去到雍州为王,哪里还有萧氏皇族身在建康城的种种风流随性?
可是当初册封的时候,皇帝却是意志甚为坚定的。她自然知道为什么?因为这是她的第二个孩子,萧纲出生是在显阳殿的,她占着中宫皇后的宫殿,生下来的孩子却在册封时就被决定了未来奔赴荒凉之州的命途——就如同今日在紫仪殿中,那占着天子所有宠爱虽然份位低于她,却仍有胆气跟她对视的沅芷夫人一样,这一切都像是一个无声的笑话。
丁贵嫔默然的饮尽杯中之酒,心里模糊的想到——或者,今日全天下的人都在笑话她罢?大张旗鼓的寿诞,因为皇帝宠妃的爱女忽然受伤而嘎然中止。她除了装作温顺贤良恪尽为君分忧的职责之外,别无其他任何的办法。
“你坐吧,又不是在人前,咱们娘两还要那个客套?”丁贵嫔让萧纲坐在自己身侧,心不在焉地一笑,“才刚说什么呢?旨意是你父皇下的,母妃是嫔妃,后宫不得干政,这你又不是不知道。”
萧纲也不着急,仍上心的给她夹了几筷子菜到跟前的碗里。
“今天的事情,儿臣也略打听了一些内情——看来萧玉姚这个祸害,当初就不该留着。母妃到底是心慈手软,不如让儿臣替您解决了这桩麻烦罢。”
萧纲说这话时,仍有天家贵胄皇子的雍雅风度,可是眸间那道深寂如万丈寒渊的冷光,却在与丁贵嫔对视时,迅速泛出拂面的暖风。
丁贵嫔没有发话,在唇边慢慢端起酒杯,凝视着墙边生机勃勃的秀枝扇叶,沉吟中,静静的点了点头。
萧纲如释重负,长长吐出一口气来,然后转首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窗外,喜出望外道:“下雪了,母妃,您看窗外又下雪了。”
丁贵嫔想起在宫车内也见着零星的雪花飘落,便随口道:“是啊,先前那会儿下的稀疏,这会儿倒是大起来了。”
“母妃,儿臣总记得自己六岁的时候,父皇征战在外,太子大哥又随父皇一道同行。那一年,就是儿臣陪着母妃在显阳殿过的生辰。那一日,也有如今日这般的溶溶雪景。儿臣给母妃祝寿,母妃还抱着儿臣说,等儿臣长大之后,希望还能如今日这般母子团圆的时候。”
喜欢天香请大家收藏:天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