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

第46章 土豆被抢了(1 / 2)

打谷场上,妇女们把一盆盆的白面黑面两掺的馒头抬了过来,把一盆盆的红烧肉炖豆角抬了过来,又把一盆盆的卤肉抬了过来。众人一看,口水就控制不住了。一个六十多岁满脸皱纹的婆子还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真没出息,老婆子我这口水都流成河了!”

大伯母带着一些手脚麻利的媳妇,掰开馒头,夹上几片卤肉,夹上一小勺辣椒酱。再往村民的碗里,盛了上尖的红烧肉炖豆角。还不停地告诉大家:“那边两口锅里,是猪大骨冬瓜汤,随便盛,管够!”

这一餐,吃得大家回味无穷。若干年后,当他们已经在睿王的领地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时,还想着这一餐,想着打谷场上好多人边吃边流泪的情景。大家回忆着,好像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宋家真的成为了宋家庄人的主心骨。

胡老山长会吃,偷偷向宋喜雨要了几片青菜叶,一起夹在馒头里,又香又解腻,吃得嘴角都是油。两碗猪大骨冬瓜汤下肚,他流了一脸的汗,越流汗越舒服。也和村民们一起兴致勃勃地看着打弹弓比赛。

宋家庄首届打弹弓比赛,十五岁以下的男孩子都能参加。比赛采取淘汰制。

地上画了一道线,男孩们十人一组,站在线外。对面十米处摆了几张桌子,上面放了鸡蛋大小的石头。凡是射中的,进入下一轮。

宋家庄的这些皮小子,最近练习打弹弓,那真是废寝忘食,手上都磨破皮,都起了茧子。他们是见什么射什么,主打一个勤学苦练。只要他们略一在家一坐,爹娘就一顿笤帚疙瘩打出去,边打边骂:“兔崽子,马上就比赛了,大白馒头不香吗?”

第一轮,刷下来三四个。

第二轮,桌子往远处又拖了两三米。作为目标的石头变小了,只有核桃那么大。

铛铛铛铛,男孩们一个个打过去,有二十几个孩子进入了第三轮。

看着场上自家孩子精彩的表现,村里人都疯了。手里的饭碗往地上一放,嗷嗷叫着给自家孩子助威。

“门栓,打得好!像你老子我!”

“三娃,先瞄准,别紧张,打中了就有白馒头吃!你单独吃一个!”

“宋柱子!你要是打不中,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

第三轮,换了花样。在距离他们十五米的地方,安排人把红枣用线系好,拴在竹竿上,再挑起竹竿,顺便来点难度,轻微地晃动晃动。

三川几个,是真有功夫。又有十二个男孩进入了最后一局。

最后一局,也不知是谁脑洞大开,玩得真花。曹猎户往空中扔个石子,能打中的,就是最后的赢家。

就看那个三川,一只眼睛闭着,一只眼睛睁着,好像都没怎么瞄准,手中的兽筋一松,包着的那颗石子宛如流星赶月,就向空中下落的石子飞去,两颗石子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