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媳确认一般,问了一句:“娘,咱家真的让这四个女娃都去读书?”族长老婆子狠瞅她一眼:“咋的?你家桃花不去呗?我可告诉你,咱宋家庄凡是分钱分东西,女娃娃都有一份,以后在家里谁要是苛待了我的四个孙女,我老婆子和他没完!”
夜幕降临,宋喜雨的马车赶进了宋家大院。车上下来三人,在爷的带领下,去往了周老大夫的住处。
当这三人掀开帷帽,周老大夫满脸惊讶,继而笑容满面,和孔县令拥抱在一起。
他乡遇故知,世界就是这么的小,没想到老熟人在晏北竟然能重逢。因此,这顿规模虽小但是异常丰盛的接风洗尘宴,让周老大夫、爷和孔县令一家都醉得畅快。
两天后,在一个挂着“启航学馆”的院子,宋家庄的孩子们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日子。
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龚秀才(孔县令)和小龚先生(孔乐风)早早来到学馆中。他俩身着一袭藏青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手持戒尺,神情庄重又和蔼。龚秀才先是仔细擦拭了孔子的画像,在像前摆上新鲜的水果、甘醇的茶水,然后点燃三炷香,对着画像深深作揖,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先师庇佑孩子们学业有成。
各家各户的孩子们,在村民的带领下,陆陆续续来到学馆。他们穿着统一的湛蓝长衫,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村民们的脸上也洋溢着自豪和欣慰,仿佛看到了孩子美好的未来。
开学仪式正式开始。龚秀才站在台阶上,声音洪亮地说道:“今日学馆开学,望诸位学子能尊师重道,勤奋好学,日后成为有识之士,光宗耀祖,为宋家庄增光。”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却格外专注。
接着是拜孔子像。两位先生带着孩子们整齐地站在孔子像前,先鞠躬三次,每一次鞠躬都饱含着对先师的敬重。然后,孩子们依次走到孔子像前,献上自己带来的礼物,或是一个果子,或是一个鸡蛋,或是一个馒头,以表诚意。
拜完孔子,便是拜先生。孩子们排成一列,依次走到两位先生面前,恭敬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龚秀才微笑着扶起每一个孩子,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鼓励道:“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用之人。”
之后,便是朱砂开智环节。龚秀才手持毛笔,蘸上朱砂,在每个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一个红痣。这红痣如同启智的明灯,寓意着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孩子们被点上红痣后,都兴奋地摸摸额头,脸上满是喜悦。
最后,龚秀才和小龚先生分别带领孩子们来到学馆内,为他们分发笔墨纸砚。那崭新的毛笔、散发着墨香的墨锭、洁白的纸张,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两位先生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握笔、研墨,如何使用米筛,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
学馆里,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回荡在空气中。村民们站在学馆外,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知道,从这一天起,孩子们踏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求学之路。而这座小小的启航学馆,也将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成为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喜欢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请大家收藏: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