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年,台州城被倭寇围了个水泄不通。城头的明军缩在垛口后,望着城下黑压压的倭寇,手里的刀枪直发抖。倭寇的倭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那些浪人武士腰间还别着解手刀和急拔,活像一群嗜血的恶狼。
戚继光站在城楼上,浓眉紧锁。他身后的狼筅兵扛着三米长的毛竹狼筅,竹枝上绑着铁钩和倒刺,活像一排移动的荆棘丛。这些狼筅是他专门为克制倭刀设计的,竹节坚硬如铁,倭寇的刀砍上去只会崩出火星。
“开城门!”戚继光突然下令。守军们愣住了,倭寇的先锋已经冲到护城河前,此时出城无异于送死。但军令如山,城门缓缓打开,二十个狼筅兵排成两列纵队,像两把尖刀刺向敌阵。
倭寇的首领是个独眼龙,他挥舞着倭刀冲在最前面。狼筅兵们突然蹲下,狼筅前端的铁钩扫向倭寇的小腿。独眼龙躲闪不及,被铁钩勾住脚踝,重重摔倒在地。还没等他爬起来,长枪手已经从狼筅的缝隙中刺出,枪尖穿透了他的喉咙。
这一仗,戚家军以鸳鸯阵大败倭寇,斩首三百余级,自损仅三人。消息传开,沿海百姓奔走相告,都说戚家军有神明保佑。但只有戚继光知道,这胜利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血汗。
倭寇退守横屿岛后,戚继光决定夜袭敌巢。横屿是个孤岛,涨潮时四面环水,退潮时淤泥没膝。倭寇以为天险可守,在岛上修筑了坚固的堡垒。
深夜,潮水退去,戚继光带着三千戚家军涉水登岛。士兵们背着藤牌和狼筅,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淤泥中前行。突然,前方传来倭寇的警报声,火把照亮了夜空。
“变阵!”戚继光一声令下,鸳鸯阵瞬间散开。狼筅兵在前,藤牌手在后,长枪手和镗钯手紧随其后。倭寇的箭雨铺天盖地而来,藤牌手举盾抵挡,狼筅兵则用竹枝扫倒冲上来的敌人。
战斗持续到黎明,倭寇的堡垒被攻破,残敌纷纷跳海逃命。戚家军乘胜追击,斩首二千余级。打扫战场时,士兵们发现一个倭寇头目身上绑着符咒,上面画着狰狞的鬼脸。
“这是倭人的‘蝴蝶阵’,”戚继光捡起符咒,“他们用邪术蛊惑人心,妄图让我军胆寒。”
台州大捷后,戚家军威名远扬。但倭寇不甘心失败,勾结海盗王直,纠集了数万兵力,准备反攻。
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卷土重来,在台州城外摆开“长蛇阵”。戚继光登高了望,只见敌阵中旌旗招展,刀枪如林。突然,一阵阴风刮过,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快看!”士兵们惊呼起来。城墙上空浮现出无数模糊的身影,他们穿着明军的盔甲,手持狼筅和长枪,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倭寇的阵脚开始大乱,一些士兵扔下武器,跪地求饶。
“是当年战死的兄弟!”戚继光认出了那些身影,他们是在岑港海战中牺牲的戚家军将士。鬼兵们排成鸳鸯阵,缓缓向敌阵逼近。倭寇的刀枪砍在他们身上,却像砍在空气中一样,毫无作用。
戚家军士气大振,趁机发起冲锋。倭寇见势不妙,掉头就跑。鬼兵们紧随其后,将敌人逼入绝境。这一战,倭寇死伤大半,王直被生擒,押解回京问斩。
战后,民间流传起“鸳鸯阵鬼兵”的传说。有人说,那些鬼兵是戚继光用狼筅蘸着战死士兵的血炼成的;也有人说,是关帝显圣,率领阴兵助战。
戚继光对此不置可否。他在《纪效新书》中写道:“兵者,诡道也。虚实相生,鬼神莫测。”但私下里,他会在深夜独自登上城头,对着星空默默祭奠那些牺牲的兄弟。
如今,台州城的关帝庙中,仍供奉着戚继光的画像。画像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鸳鸯阵破倭,鬼兵助神威。忠魂佑华夏,英名万古垂。”
(全文完)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