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谋天下

第24章 入蜀之见(1 / 2)

刘邦他们一回灞上,便马上下达了诛杀曹无伤的命令。曹无伤本以为自己投靠项羽可能会有一番作为,却没想到在刘邦眼里不过是个随时可弃的小卒,瞬间便被斩杀于阶前。

此时的刘邦深知项羽的厉害,虽然项羽并未对他发动进攻,但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于是,他迅速地整顿军队,带着兵远远地避开项羽的军营。还美其名曰是为项羽驻军腾地方,实际上只是为了暂避项羽的锋芒,保存自己的实力。

项羽那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原本他对刘邦还心存忌惮,毕竟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让他捉摸不透。可如今刘邦这一撤退,又让项羽觉得似乎是自己多虑了。再加上他见刘邦如此“仗义”,不仅放下了防备,还把范增之前苦口婆心提醒他要防范刘邦偷袭的话当作耳边风,甚至忍不住嘲笑一番,觉得自己之前真是太过小心了。

范增面对项羽的这种态度,心中虽然愤懑,却也无话可说。在他眼中,刘邦始终是一个潜在的最强大敌人,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都有可能窜出来给予致命一击。范增深知刘邦的厉害之处,并非仅仅因为刘邦的兵力强大,而是刘邦这支军队,除项羽的军队最强大外,就数刘邦的人数最多。而且刘邦的军队是实打实一路征战过来,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风雨的洗礼,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样的军队有着顽强的战斗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绝不容小觑。

刘邦的突然撤退,也让项羽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他暂时不用再为刘邦这个潜在的威胁而忧心忡忡,可以安下心来考虑如何瓜分这天下的大局。诸侯们在这个时候也都不敢轻举妄动,纷纷观望项羽的动作。

不久之后,项羽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恃强凌弱,威逼利诱各路诸侯,在各方的默认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

项羽按照范增的主意开始了“计功割地”的大动作。只见他神色庄重地坐在宏伟的大殿之上,周围是各方诸侯期待的目光。项羽目光扫视而过,心中权衡着各方势力与功劳,依据不同的战功大小,最终分封了18位诸侯王。那场面,仿若一场盛大而严肃的仪式,每一位诸侯王在接到封赏时,脸上都难掩喜悦与敬畏。

而后,在范增那充满深意的授意下,项羽竟违背了楚怀王“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明确约定。他目光坚定地看向刘邦所在的方向,心中虽有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最终还是把刘邦分封到了偏僻荒凉的巴蜀之地,还美其名曰“汉王”。

不仅如此,项羽更是将实际的关中之地巧妙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这三个降将在关中地区原本就有着深厚的根基与影响力,项羽此举无疑是想借他们的力量来遏制刘邦北上,防止刘邦日后寻机东出,再与他一争高下。

如此安排之下,便相当于把刘邦如同流放一般看管起来了。巴蜀之地地势险要,地势复杂多变,山路崎岖难行,外界的消息很难传递进去,刘邦的军队也难以轻易地从那里进出来去。刘邦就像是被关在一个巨大的囚笼里,虽有反抗之心,却难以施展手脚。

范增是这样对项羽说的:“刘季此人,表面上看着谦逊有礼,实则心怀大志,有争夺天下之志。我们此时将他放到苦寒偏远的巴蜀之地去,那地方气候恶劣,生存条件极为艰苦,他想出来争夺中原都不可能了!而且,他的士卒皆是来自丰沛之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之情必然会在日复一日的孤独与艰苦中愈发强烈,必然会因思乡而叛逃。不出半年,那刘邦定会成为一个光杆司令,身边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如此一来,你既未公然违背将他封王之约,不会因此失信于诸侯,让各路诸侯依然对你敬畏有加,又能兵不血刃地解决掉这个日后可能会成为你最大劲敌的人物,岂不是一举两得?”

项羽一边听着范增的话,一边微微皱起眉头,他心中清楚范增所言不无道理。可是,他又清楚地记得刘邦先前对自己的种种示弱与恭顺,如今要将刘邦流放至此,心中还是有些于心不忍。不过,思索再三,项羽最终还是觉得,只有按照范增说的这样做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在日后的天下争逐中稳操胜券,让自己的霸业得以长久稳固。

刘邦坐在简陋的营帐之中,面色阴沉,眼中闪烁着怨恨的光芒。他怎么也没想到,项羽竟然会如此对待自己,明知道自己在关中苦战立下大功,却还是违背约定,将他封到那偏远的巴蜀之地。每一丝空气仿佛都弥漫着他心中的愤懑与无奈,想不答应项羽,可又实在没有办法。项羽的强大武力如同高高悬在头顶的巨石,让他根本没有丝毫反抗的勇气。

就在刘邦满心怨恨、愤懑不已的时候,张良匆匆赶来。他听闻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便毫不犹豫地向刘邦来道喜。只见张良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令人安心的沉稳与睿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刘邦正被心中的怒火炙烤着,此刻看到张良前来,还一脸笑意地说要道喜,不禁更加恼怒。他不解气地说道:“子房,连你也要来看我的笑谈么?你难道不知我心中此刻的苦闷与愤恨?这分明是项羽对我的羞辱,你怎么还能有心思来道喜?”

张良并未因刘邦的愤怒而退缩,相反,他却依旧神色从容,耐心地解释道:“汉王,你有所不知,巴蜀之地,四面关隘险阻,地势极为特殊。北方有险峻的秦岭山脉,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千里,难以逾越;东边则有巫山等重重山脉,绵延不绝,将巴蜀与外界隔绝开来;西边和南边的地势同样险要,高山峡谷纵横交错,形成了天然的防线。如此一来,此地进可攻退可守,实乃休生养息的最好地方!

“汉王,你再看那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土地肥沃,物产极为丰富,自古就号称天府之国。在秦吞并蜀国后,经能工巧匠李冰精心建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妙地通过分流灌溉,让这片土地旱涝保收,已成为秦国的后方粮仓。即便如今归你所有,也是一个绝佳的根基之地,能够为你的宏图霸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

“汉王,你需明白,秦之所以能灭楚,也全赖从蜀地出兵夹击。当年,秦国凭借着巴蜀之地的地理优势和雄厚的物资储备,让王剪大军所受阻力大减,犹如猛虎添翼。如今,你有幸得到这片土地,只要善加利用,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方今天下,局势变幻莫测。项羽凭借其赫赫威名与强大武力,分封十八诸侯。各位诸侯虽各自心怀壮志,但如今所分得的封地,无论是在疆域广阔程度,还是在人口资源方面,皆远不如强大的西楚。然而,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诸侯一旦回到各自封地,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必会竭尽全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